[中国赞]美议员:对付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购买中国生产的任何产品,全部购买

韫晓生 2025-10-17 15:52:40

[中国赞]美议员: 对付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购买中国生产的任何产品,全部购买美国的产品。一名美国议员声称:“美国人每购买每一件中国商品,每一架中国制造的民用无人机,就是在帮助美国的敌人来对付美国。”   (信源:环球网——环球网评:奉劝美国,别再扔“回旋镖”了)   佛罗里达州参议员里克·斯科特最近的提议,让美国人彻底别买中国货,听起来像个狠招,但实际上更像一场全民吐槽的政治闹剧。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就像一枚扔出去的飞旋镖,本来瞄准的是别人,结果兜了个圈,精准地飞回来,狠狠砸中了美国自己的脑门。这一下,把美国在政治作秀、经济民生和关键战略上的三重困境,照得清清楚楚。   斯科特这套说辞,本质上就是一场为选票精心算计的表演。看看他所在的佛罗里达州,失业率高达12%,国内矛盾一堆。这时候把中国塑造成“敌人”,说买中国货就是资敌,这套“中国恐惧症”的剧本一上演,他的团队支持率立马蹿升了8个百分点。   这招不新鲜,和上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一样,靠煽动恐惧捞政治资本。但现实打脸,2023年他污蔑中国大蒜有问题,美农业部调查证明符合标准。讽刺的是,中国大蒜进口减少后,今年美蒜价暴涨37%,佛州蒜农请愿恢复进口。   更别提他作为佛州议员,本该为州里的橙子种植户打开中国市场而奔走,现在却为了政治姿态,亲手断了选民的财路。这操作,真是让人看不懂。   如果真按他说的做,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有家庭主妇算过一笔账,只买美国货,一个月生活开支至少多掏300美元。这还只是小头,美国商会预测,全面抵制中国商品,今年美国消费者每年要额外流血4800亿美元。   光是之前加征的301关税,就已经让美国通胀上涨了1.2%,低收入家庭每个月要多花230美元。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餐桌和钱包。你家里85%的圣诞装饰,还有那些价格便宜40%、性能还更好的扫地机器人,可都是中国来的。   田野里的怨气更大。中国市场每年吃掉美国超过140亿美元的大豆,90%的美国豆农都说,这个市场对他们至关重要。你让他们不卖了?有农民在社交媒体上怒吼:“难道让我们把贷款当饭吃?”不光大豆,棉花、牛肉、水果,哪一个离得开中国市场?   沃尔玛、塔吉特这些零售巨头已经坐不住了,沃尔玛在2024年的数据显示,货架上还有34%的商品是中国制造。如果这些货一夜之间消失,商店里卖什么?难怪他们已经开始拼命游说国会,千万别让这种疯狂的政策落地。   最要命的是,斯科特的“脱钩”论调,在核心科技和国防领域,简直就是个笑话。它撞上了一堵名叫“不可替代”的现实之墙。今年数据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里,有78%都属于压根找不到替代品的类别。   尤其是在稀土问题上,中国控制着全球约90%的精炼产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关系到美国的国防命脉。2024年,美国的F-35王牌战机就因为稀土元素短缺,被迫减产了30%。国防部都急得多次警告,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构成了国家安全威胁。   可重建本土产业链?没个十年和数千亿美元根本搞不定。就算犹他州有个号称“美国制造”的稀土加工厂,用的还是中国的设备和技术员。   这尴尬劲儿,就像斯科特自己的办公室,一边高喊抵制,一边被人发现用的咖啡机是中国产的。换了个所谓的“美国货”,拆开一看,核心零件还是来自中国。而这种深度捆绑更是无处不在。   所以,斯科特的提案压根不是什么严肃的政策,它就是一枚“飞旋镖”,一枚精准暴露美国自身困境的政治道具。它揭示了政治表演和民生现实的巨大鸿沟,也展现了战略雄心和供应链现实的无情冲突。   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口号来切断合作,而在于创新和适应。当斯科特在国会山慷慨陈词时,或许一位佛罗里达的农民,正在电话里跟中国客户确认下一批橙子的订单。这幅画面,就是对那场政治闹剧最有力的回应。

0 阅读:7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