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工龄说了不算?这些退休金真相藏在日常里 老张在社区干了28年,从办事员做到副主任,眼看要退休,却发现隔壁单元的李姐退休金比他高不少。李姐在企业做行政,职位没老张高,工龄也比他短5年,这让老张越想越纳闷。 原来老张所在单位工资结构固定,多年来职级工资涨幅有限,即便熬到副主任,每月社保缴费基数也没比刚晋升时高多少。而李姐的公司近几年效益好,每年都会根据业绩调整工资,社保缴费跟着涨,虽然职位没变动,退休后每月能多领近千元。 小区另一户的王伯更典型,在一家老工厂干了35年,从学徒到技术工,工龄在邻里间数一数二。可退休后他的退休金却不如刚退休的邻居小赵——小赵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工龄才12年,但公司按较高基数缴纳社保,还补充了企业年金,退休待遇自然更优。 还有人以为“高职务+长工龄”是双保险,结果也栽了跟头。朋友老周在事业单位做了20年部门主任,工龄30年,本以为退休生活无忧,却发现同单位刚退休的年轻同事,因单位近年调整了工资结构,社保缴费基数提升,退休金比他还多两百多。 这些身边事都在说明,职务高低、工龄长短,远不是决定退休金的唯一因素。那些藏在工资单里的缴费基数、企业福利,还有不同单位的工资调整机制,才是影响退休后口袋里钱多少的关键。退休金 退休金待遇
我一个同事,退休了。就一个农村老师的退休金,让办公室里天天抱怨的人全都闭上了嘴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