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已经是最后的底牌了。然而没想到的是,前美国高官居然无奈表示:中国还留着后招没出,美国压根无能为力! 原以为中国收紧稀土供应已是压箱底的手段,没想到这只是开胃小菜,真正能攥住美国命脉的,是生物技术、制药链条和原料药这些更狠的后招,美国业内人士心里清楚,只是不愿早说而已。 就说生物技术这块,美国以前总靠着技术垄断拿捏别人,现在轮到中国掌握主动权了。就说基因测序,这东西能帮医生查遗传病、找癌症病因,是现代医学的关键工具。 美国有个叫因美纳的巨头公司,靠着专利壁垒占了世界上七成以上的市场,在中国更是垄断了八成五的生意,以前想用上先进的测序设备,都得看他们脸色。 可他们偏偏不安分,老用专利打官司打压中国企业,之前就把中国的华大公司告了,逼得人家赔了好几亿美元,还禁售了产品。 但中国没被打垮,反而闷头搞出了自己的测序仪。华大造的新设备一次能测五万人的基因,成本还降到了行业最低,连德国和美国的发明奖都拿了。 更关键的是,中国直接把因美纳拉进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的黑名单,这下他们在中国的生意一落千丈,一年少赚了两亿美元。 原本被他们占着的市场,很快就被华大、赛纳这些中国企业填上了,现在国产测序仪的市场份额都从几年前的不到5%涨到25%了,再过两年说不定能超过四成。 美国想找替代的,可全世界能造出这么好设备的没几家,自己从头研发又得花十几年,这生物技术的后招一露,美国就慌了神。 比生物技术更贴近普通人生活的,是制药链条里的原料药,这就是美国医药行业的“命门”。咱们吃的药片、胶囊,看着简单,其实都得靠原料药才能造出来,没有原料药,再厉害的药企也只能停工。 美国自己早就不怎么生产原料药了,九成的核心原料都得从国外买,这里面六成都是中国供应的。 就拿怀孕的女同志常补的叶酸来说,美国规定所有谷物里都得加叶酸,可他们自己造不出来多少,市面上大半的叶酸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这几年依赖度还在往上涨。 还有养鸡场用的生物素,鸡缺了这东西就下不了蛋、长不大,美国六成多的生物素也来自中国,要是断了货,超市里的鸡蛋都得涨价。 之前美国想过对原料药加税,结果自家药企先急了,因为根本找不到替代的。 有个叫健友股份的中国公司,给美国供一种叫肝素的原料药,这东西是治血栓的救命药,美国八成的肝素都靠进口,其中六成来自中国。 这家公司直接说了,美国药店里这药早就缺货了,就算加税也得买,咱们的产品根本替代不了。还有做减肥针原料的翰宇药业,他们的货被列在美国短缺药品清单里,美国想换都没地方换。 美国业内人士算过账,要是真跟中国脱钩,美国药企的成本得涨一半,最后还得美国的普通人买单,药价得翻好几倍。 美国不是没想过把制药产业迁回国,可这事儿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原料药生产需要一整套化工产业链配套,还得符合环保标准,中国早就把这套体系建得妥妥的了,美国想从零开始,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行。 而且中国不只供应原料,连制药的关键技术也在突破。以前美国总觉得自己的医药技术最牛,现在中国企业不光能造原料,还能自主研发新药,连美国的百济神州都跑到中国建基地,因为这里的产业链最全、成本最低。 稀土好歹还能找其他国家凑合用,可生物技术的设备、制药的原料,不是短时间能造出来的,更不是换个地方就能生产的。 美国前高官说无能为力,这话一点不假,毕竟关乎老百姓看病吃药的事儿,真不敢赌。中国这几张后招牌没亮出来,不是没实力,只是不想把事情做绝,可就算这样,美国也已经束手无策了,这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源:中国还留着后招没出,美国压根无能为力”-观察者网
☁华尔街中文网认为,美国商界对中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180°转变,要求美国对
【34评论】【4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