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四年,隋末军阀强人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麾下的大将都被李世民下令一律处死,其中就包括了名将单雄信,昔日的好友徐世勣向秦王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是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绝。 单雄信生在曹州济阴,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 隋大业年间,天下大乱,翟让在瓦岗寨拉起反旗,单雄信二话不说就投了过去。寨子里绿林好汉云集,他凭着一杆枣阳槊,很快就杀出名堂。最早那场荥阳海寺的仗,隋朝第一猛将张须陀带兵围剿瓦岗,单雄信领着弟兄们死磕,硬是把张须陀给结果了。从那以后,军中人喊他飞将,名头响当当。 瓦岗军里头,单雄信还有个铁哥们儿,叫徐世勣。俩人一个曹州老乡,一个比一个狠,徐世勣脑子活络,单雄信上手就猛。 他们一起打天下,许下过生死不弃的誓言。翟让让位给李密后,单雄信继续卖命,守黎阳仓,抗王世充。结果李密一败涂地,单雄信带着残兵投了王世充。 他野心不小,自立郑国,单雄信就成了他帐下大将。武德三年,李世民东征,单雄信在偃师和榆窠两仗里头冲得最猛。有一次在榆窠,单雄信带几百骑直奔李世民中军,槊尖差点戳到秦王肩头。要不是徐世勣及时喝止,历史可能就改写了。 早几年李密败了,徐世勣就聪明地投了李唐。李渊一看这人靠谱,赐姓李,改名李世勣,后来避李世民的讳,又叫李勣。唐初名将里头,只比李靖差一筹。虎牢关一役,他帮李世民生擒窦建德,封英国公。后来贞观年间,又领兵灭高句丽,了却隋唐两代皇帝的心头大恨。 徐世勣重情义,瓦岗旧部里头,他帮了不少人上位,可单雄信偏偏走偏了路。 武德四年,李世民大军围洛阳半年有余。王世充粮草断绝,窦建德来救也被擒,王世充没法子,开城投降。李世民心软,饶了王世充全家,迁到长安关起来。可对王世充手下那些死硬分子,他下手可不含糊。 单雄信名列斩首名单首位,为啥?一来,这家伙屡次拒降,李世民派人招安好几回,他都当耳旁风。二来,榆窠那仗的旧账,李世民记着呢,差点丢了命,谁咽得下这口气。三来,单雄信跟瓦岗旧友反目,秦琼、程咬金他们早投唐了,洛阳城下还刀枪相向,这让李世民觉得留他后患无穷。 军阀时代,杀降将本是常态,李世民这回铁了心,名单上十几个将领,全推出去砍了。 徐世勣听说单雄信要死,急了眼。他冲到李世民间,跪下就求,用自己的战功和爵位换人。李世民摇头,军法无情,旧仇不报,社稷难安。徐世勣没法子,只好去牢里见最后一面。他割下自己大腿一块肉,塞给单雄信,说这是咱们的誓言,不忘旧情。单雄信吃了,第二天就上刑场,头落地,血溅洛水。 徐世勣没食言,单雄信家小全他养到大,娶媳妇,生娃,一直到唐朝末年。 李世民杀单雄信,还有层意思。唐初立国,瓦岗旧部是双刃剑,用好了是股力量,用不好就反噬。他收了秦琼、程咬金,留单雄信等于留钉子。 单雄信死后,民间说他后人有黄巢手下四将,单兴单旺单茂单盛,闹得唐末天下大乱。 徐世勣后来继续给唐朝卖命,贞观三年,破突厥,俘五万;贞观十八年,灭高句丽,鸭绿江边大捷。他七十六岁才死,高宗给他太尉衔,葬昭陵。
有一次,40岁李世民传召11岁的徐惠侍寝。可是,她却姗姗来迟。李世民质问
【73评论】【9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