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曾直言:美国芯片专家中,很大部分是华人,中国在14亿人口里选人

萧兹探秘说 2025-10-16 11:50:19

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曾直言:美国芯片专家中,很大部分是华人,中国在14亿人口里选人才,美国却能全球选! 这话从尹志尧嘴里说出来格外有分量,毕竟这位“中国芯片刻蚀机之父”在硅谷摸爬滚打二十年,从英特尔到应用材料,手把手把泛林集团从濒临倒闭带到行业第一,手里攥着280多项多国专利,半导体圈一半企业都用过他参与研发的设备。 他刚进英特尔研发部时就看清了门道,所谓的美国芯片优势,根本不是某台机器多神奇,而是把全球最聪明的脑袋凑一块儿干活,其中挑大梁的全是华人面孔。 尹志尧在应用材料当首席技术官那几年,牵头搞出好几代新型刻蚀机,把公司拉回全球龙头位置,而他手下的核心研发组里,华人工程师占了七成以上。 后来他自己创办中微公司,跟美国巨头打官司时才发现,对方的关键技术团队里,不少人都是当年硅谷的老熟人,全是华人。现在更明显,英特尔能搞出1.8纳米的Panther Lake芯片,靠的就是华人CEO陈立武主导的技术突破,那套全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本质就是华人团队啃下来的硬骨头。 还有英伟达的黄仁勋、AMD的苏姿丰,美国四大芯片巨头里三个掌舵的都是华人,说华人撑起半壁江山真不算夸张。 更关键的是那些奠基性的发明,5纳米芯片离不开的FinFET晶体管结构,是华人教授胡正明二十多年前的成果,现在全球顶尖产线都得靠这技术吃饭。 尹志尧算过一笔账,硅谷近四十年搞出的十几种核心半导体设备,从高能等离子刻蚀机到低能刻蚀机,七八成都是中国留学生牵头研发的。美国这哪儿是搞芯片研发啊,简直是在全球开“顶尖大脑招聘会”,不管你是内地的、台湾的还是东南亚的华人,只要有本事就给资源给平台,把人才价值榨到极致。 这跟中国的选人模式压根不是一回事。中国是在14亿人里筛人才,相当于守着自家菜园子选种子,范围再大也还是自家池子;美国却是敞开大门在全世界捞尖子,把各地的“金种子”全挪到自己地里种。尹志尧当年在美国拿百万年薪时就看透了,不是中国没人才,是很多顶尖人才早年都被这种全球揽才机制吸走了。 但尹志尧自己就是个反例。60岁那年他带着15人团队回国创办中微,从零开始搞刻蚀机,硬是在资金人才都缺的情况下,把设备精度做到0.02纳米,比国外量产的3纳米、5纳米还高。中微的刻蚀机现在不仅供中芯国际用,还敲开了台积电美国厂的大门,市占率超10%,直接逼着美国取消了刻蚀机出口禁令。 更解气的是,当年告他侵权的美国应用材料,查了600多万份文件也没找出把柄,最后只能认输。 现在风向早变了,越来越多像尹志尧这样的华人专家开始回流。国内芯片圈里,海归专家和本土人才搭伙干活,14纳米已经大量量产,7纳米也快进生产线了。尹志尧总说,芯片制造就像在头发丝几千分之一的尺度上盖几十层大楼,靠的是耐心和钻研,而这两样中国人最不缺。 美国能全球选才确实占了先机,但中国有14亿人的人才基数,还有越来越完整的产业链底子,中微公司十六年砸20亿研发就是明证。 说到底,尹志尧的话既是点出差距,也是藏着底气。美国靠全球揽才搭起了现在的架子,但中国正在用自己的人才池慢慢追赶。那些早年被吸走的华人人才,现在要么回来创业,要么在国际上给中国技术铺路,相当于美国帮着培养了人才,最后还得靠中国的土壤让技术落地。 等哪天中国既能留住本土尖子,又能吸引全球人才,美国的芯片优势也就没那么牢了。 参考资料: 海峡导报 《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指出:“美国的芯片专家基本上都是华人”》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萧兹探秘说

萧兹探秘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