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验方还少丹,可以填精益髓,治疗肾虚阳痿、智力衰弱第一方一、还少丹还少丹,出

飞翔说健康 2025-10-16 09:08:57

宋代验方还少丹,可以填精益髓,治疗肾虚阳痿、智力衰弱第一方

一、还少丹

还少丹,出自宋·《洪氏集验方》。本方又名“真人还少丹”。

因其培补先天与后天之本的功效显著,在历史传承中也被称为“打老儿丸”或“真人还少丹”,形象地寓意其延缓衰老、使人重获青春活力的作用。

二、组成:

熟地黄五钱(15克)、山药一两半(45克)、

牛膝一两半(45克)、枸杞子五钱(15克)、

山萸肉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

杜仲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

五味子一两(30克)、石菖蒲一两(30克)、

楮实一两(30克)、小茴香一两(30克)、

巴戟天一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

用法:

炼蜜,枣肉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功效:补肾养心,益阴壮阳。

主治:

精血虚损,心肾不足,症见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耳鸣目暗及未老先衰,遗精阳痿,舌淡,脉沉迟。

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肾不足,赢瘦体衰。

三、方义分析:

还少丹由十五味药材组成,其核心思想在于脾肾双补、阴阳平调、交通心肾,旨在固护人体的根本。

方剂以肉苁蓉、巴戟天为君药,二者性温,主要起温补肾阳、益精血的作用。同时,辅以熟地黄、枸杞子滋阴养血,使阴阳相互滋生。

臣药中,小茴香助君药散下焦寒邪;杜仲、牛膝强筋骨,壮腰膝;楮实子在补肾的同时兼能清肝。

佐使药的配伍尤为精妙。山药、茯苓、大枣健脾益气,培补后天之本以充养先天;山茱萸、五味子收敛固涩,防止精微耗散;石菖蒲、远志是点睛之笔,能交通心肾,安神益智,使水火既济。

全方滋阴助阳,脾肾同补,宁志安神。

四、治疗疾病:

临床应用以腰酸膝软、耳鸣目暗、健忘为辨证要点。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 生殖功能减退:男子阳痿、早泄、遗精,或精少不育。

2. 神志与官窍失养:精神疲惫、健忘、耳鸣、目眩、牙齿松动酸痛。

3. 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饮食无味,身体消瘦。

4. 在现代临床中,还少丹常应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男性不育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属脾肾两虚证的疾病。

偏阴虚,加生地、元参、天麦冬;

偏血虚,加当归、白芍、首乌;

脾胃不健,加人参、白术、谷芽、麦芽。

五、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还少丹亦可用于糖尿病性腹泻、虚劳、睾酮部分缺乏症等。实验研究证实,还少丹可防治脑细胞损伤,促进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对脑缺血引起的记忆障碍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六、还少丹传说

相传在古代,路人曾看到一位看似年轻的女子,正手持木棒追打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众人见状无不愤慨,纷纷指责女子行为不孝。

面对责问,这位“年轻女子”的一席话却让所有人惊愕不已:这位老翁竟是她的儿子。

原来,这位母亲因长年服用家传秘方配制的药丸,虽已百余岁,却依然容颜不老,身轻如燕。

而她的小儿子因不肯服药,未至七十便已老态龙钟。母亲气恼之下,便追打儿子逼其服药。

众人得知真相后,惊叹不已,尊其为仙,并求取药方。此药因此得名“神仙训老丸”

七、医案分享

1. 血管性痴呆:

本方加味,联合西药(口服阿米三嗪、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34例,与单纯西药治疗20例对照,疗程为2个月。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 男性不育症:

加味还少丹治疗男性不育症49例,疗程50—200日。疗效评价以治疗后受孕,或精液检查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为痊愈;精液检查未恢复正常,但症状体征改善为好转。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89.8%。(《湖北中医杂志》1993年第3期)

3. 更年期综合征:

本方随证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6例,疗程为2~3个月。患者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等情志症状消除为临床治愈标准。结果:临床治愈88例,好转29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2.9%。(《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年第1期)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有所收获,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更多中医知识和文化。

免责声明: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不具备医学治疗建议,请读者前往正规中医院治疗。

0 阅读:47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