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美联储鲍尔森表示,如果通胀出现飙升,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实现2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16 09:07:05

10月14日,美联储鲍尔森表示,如果通胀出现飙升,美联储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实现2%通胀率非常重要。   美联储敢提降息,背后其实是通胀现在没到失控的地步。美联储平时最看重的核心PCE物价指数,2024年10月同比涨了2.8%,11月也没怎么变,虽然比2%的目标高一点,但没出现“飙升”的情况,而且这个涨幅跟市场预期的差不多,还打消了一些人担心通胀失控的念头。   后来鲍威尔讲话的时候,反复说政策要“非常谨慎”,这么说其实是在管理大家对通胀的预期,一方面要防止市场因为要降息,就误以为“美联储不管通胀了”,另一方面也是承认现在通胀在可控范围内,好给调整利率留余地。   毕竟2022到2023年,美联储连续加了11次息,总共加了525个基点,这种收紧政策的效果还在慢慢发挥,核心服务领域的通胀虽然有点顽固,但还没到必须马上动手的地步,所以说“要采取行动”,更多是提前划个红线,不是真的要应对眼前的危机。   真正让美联储倾向于降息的,是跟国防安全绑在一起的沉重债务压力。到2025年3月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已经有36.2万亿美元了,2024财年光还债务利息就花了1.13万亿美元,比2021财年翻了一倍,占总开支的13.1%,成了除了社会保障和健康支出之外,第三大的开支项目。   这背后,国防开支一直在增加是个重要原因,不管是给乌克兰追加援助,还是在全球热点地区搞军事部署,都需要一大笔钱,这些钱又只能靠发国债来凑。   现在利率这么高,还债务利息的成本涨得特别快,2024财年没还完的国债,平均利率到了3.324%,比2021财年翻了一倍,如果还维持之前5.25%到5.5%的高利率,明年还利息可能就要花1.3万亿美元以上,财政就有崩盘的风险了。   国防安全对美国来说是最核心的战略大事,不可能靠减少军费来减轻压力,那没办法,就只能靠降息来降低发债的成本,这是没别的选择的现实情况。   美联储的操作里,这种政策平衡看得很清楚。2024年已经降了三次息,2025年9月又把利率区间降到了4.00%到4.25%,从点阵图能看出来,19个官员里有9个支持今年内再降两次,还有些官员觉得应该降更多。   同时,鲍威尔还强调“要停止缩表来保持市场流动性”,说到底就是给政府发国债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因为缩表会把市场里的资金收回来,让国债收益率变高,而停止缩表就能保证国债顺利发出去,给国防开支和还旧债凑新钱提供资金。   更关键的是,美联储紧紧抓着“给准备金付利息”这个工具不放,就算国会议员批评也不松口,因为这是控制短期利率的核心办法,能在降息的时候,不让利率失控导致通胀又涨起来,就像给“靠降息保财政”装了个安全阀。   看起来矛盾的说法,其实逻辑是通的,嘴上强调2%的通胀目标,是为了稳住市场的预期,防止企业和家庭因为要降息,就担心通胀会一轮接一轮地涨;实际推进降息,是为了解开国防开支带来的债务死结,保障核心的战略安全。   2024财年的国防开支虽然没直接公布具体涨了多少,但从债务每年涨2.3万亿美元,还有利息支出涨得那么快就能看出来,这种没明说的国防成本,必须靠货币政策来消化。   美联储的立场从来不是单纯的“抗通胀”或者“搞宽松”,而是在国家安全优先的前提下,对通胀和财政能不能持续下去做动态平衡,那些看起来矛盾的说法,不过是这种深层纠葛的表面现象。  

0 阅读:36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