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摆烂,实则止抽的5个行为,发给抽动症孩子家长看! 每天在诊室里,都能遇到为孩

灵松谈育儿 2025-10-16 08:50:10

看似摆烂,实则止抽的5个行为,发给抽动症孩子家长看! 每天在诊室里,都能遇到为孩子抽动症焦虑的家长: 孟医生,孩子挤眉弄眼、清嗓子的频率又高了,是不是得报个专注力班?要不要再加些药,帮他控制一下动作? 其实很多时候,越用力纠正,孩子的抽动可能越频繁。 今天想跟家长们说5个看似摆烂,实则能帮孩子止抽的行为——不用报班、不用额外吃药,日常做好这几点,孩子的抽动反而能慢慢稳下来。 1. 多睡觉 中医讲:人卧则血归于肝。孩子睡眠不足,肝阴容易亏虚,内热一上来,抽动就容易加重。 别再逼孩子熬夜写作业、赶兴趣班了,小学阶段保证10小时睡眠,初中8-9小时,比啥都管用。睡前1小时别让孩子看电子产品,可以讲故事、听白噪音,帮他养成规律作息。 2. 多运动 孩子都抽动了,还让他跑跳?会不会加重?这是很多家长的顾虑。其实恰恰相反,孩子长时间憋在家里、压力大,反而容易肝气郁结,诱发抽动。 选慢跑、游泳、跳绳、拍球这些舒缓的有氧运动,每天让孩子动30分钟,既能疏解情绪,又能增强体质。但要注意别让孩子做太剧烈的运动,比如高强度冲刺跑,也别强迫他学难度大的动作,避免过度紧张。 3. 多养脾 很多抽动症孩子都有脾虚问题:胃口差、爱积食、舌苔厚腻。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弱了,痰湿容易内生,进而影响脏腑平衡,加重抽动。 养脾不用靠补药,日常做好以下几点:别追着喂饭、别让孩子吃撑,零食、甜腻、油炸的食物尽量少吃。可以多给孩子吃山药、小米、南瓜这些健脾的食材,简单又有效。 4. 多吃蔬菜 蔬菜里的膳食纤维能帮孩子通肠道、排内热,维生素还能滋养脏腑,减少内热引发的抽动。 不用强迫孩子吃奇怪的蔬菜,从常见的开始:菠菜、西兰花、胡萝卜、冬瓜这些都可以,做法清淡点,比如清炒、煮汤、做蔬菜饼。可以跟孩子一起摆盘,让蔬菜看起来更有趣,慢慢培养习惯。 5. 多伸懒腰 孩子紧张了,容易耸肩、扭脖子,这时候别着急纠正,让他多伸伸懒腰反而有用。 伸懒腰能拉伸筋骨、放松肌肉,还能疏解紧张情绪。可以跟孩子约定:每40分钟就一起伸懒腰。简单一个动作,既能提醒孩子休息,又能帮他放松。 其实抽动症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严格管教,而是轻松的环境。这5个行为看似不费力,却能帮孩子调体质、稳情绪。 家长们别太焦虑,陪着孩子慢慢做,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0 阅读:3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