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黑人!不要印度人!俄罗斯劳动人口下降到7340万,紧缺150万劳动力,想要这三个国家的移民。 俄罗斯现在正被用工问题愁坏了,能干活的人只剩 7340 万,150 万的岗位空着没人填。 这事儿不是突然发生的,早有预兆。全国超过劳动年龄的人都有 3460 万了,快占总人口四分之一,55 岁以上的更是占了三成,整个劳动力队伍早就透着一股 “老龄化” 的劲儿。 2024 年一年,出生的才 122 万,走了 182 万,等于一年少了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 俄乌冲突把这事儿逼到了绝境,不少适龄男性上了前线,工厂里的岗位一下子就空了。 更要命的是,几十万技术人才跑出了国,原本只是局部缺人的情况,变成了到处都没人干活。 不同地方缺的人还不一样,远东搞建筑,瓦工需求比以前翻了一倍,电气安装工也少了四成多。 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则急着找 IT 工程师和生物医药人才,这俩行业 2025 年的移民配额比去年加了两成,就为了补上 30 多万的缺口。 俄劳动部预测,到 2030 年这缺口可能超 300 万,有机构甚至说会到 1100 万,每年得补 220 万人才能撑住。 这么缺人,俄罗斯却挑得很,印度主动提出派百万工人来,还专门搞俄语和技能培训,结果俄劳动部只给了 7 万多配额,现在在俄的印度工人也就 4 万。 黑人、中东移民更是直接被划在了门外,它真正想要的,是亚美尼亚、白俄罗斯、摩尔多瓦这三个国家的人。 挑这三国全是因为 “熟”,亚美尼亚人在俄罗斯口碑好,干活勤奋,融入后不扎堆搞贫民区,不会引发社会割裂。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同根同源,语言文化几乎没差别,人过来就能直接上手,不用额外花钱培训融合。 摩尔多瓦经济虽差,但劳动力成本低,还有不少技术工人,刚好能填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坑。 这三国要么信东正教,要么有深厚历史纽带,符合俄罗斯对文化同源的偏好,能少些社会矛盾。 之前中亚移民带来的犯罪和融入难题就让政府头疼,音乐厅恐袭后更是驱逐了大批中亚移民,这让俄罗斯对文化差异更警惕了。 为了吸引这些目标移民,俄罗斯 2025 年的政策放得很宽,延续了积分制,但对独联体国家免了语言和历史考试,还简化了招聘流程。 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里,企业能直接给外聘员工申请 5 年多次往返签证,数字经济和船舶制造从业者还能拿 40% 的薪资补贴。 莫斯科把技术移民审理周期缩短四成,专门抢高科技人才。 更推出 “共同价值观签证”,给 47 个价值观一致的国家简化入籍,认同传统道德观念的人能直接拿三年临时居留权。 可这招最近也遇着新问题了,2025 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速跌到 0.4%,非国防部门产量下滑 5.4%,六大工业巨头都开始缩短工时或裁员。 俄罗斯铁路让员工每月多休三天,高尔基汽车厂、阿夫托瓦兹这些大厂都改成了每周工作四天,劳动力短缺居然有了缓解迹象。 但这可不是好事,是经济疲软带来的需求下降。 更麻烦的是,目标移民国也留不住人,亚美尼亚的年轻人更愿意去欧洲,乌兹别克斯坦 2025 年前四个月就有 11.5 万工人从俄罗斯回国,因为家乡给的工资快赶上俄罗斯了。 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只挑 “熟人”。 短期靠文化相近的移民填坑能救急,但长远看,还得靠内部调整。 俄罗斯现在的选择像是给急症病人吃止痛药,能缓解一时却治不了本。 真正的出路,是在吸引 “对的人” 和放开人才大门之间找平衡,再配上内部的生育激励、技能培训,才能真正稳住人力根基。 选人如选菜,光挑熟的未必合胃口,关键得看长远能不能吃饱吃好。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