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稀土管制,欧盟G7想要硬来?话音未落,3盟友已“投诚”北京 中国最近这一招,着实让欧美有点儿坐不住。2025年10月9日,中国刚宣布对稀土出口实施新一轮管制,特别是对军事用途卡得更死。 欧盟和G7本来想凑一块给中国点颜色瞧瞧,结果还没来得及统一口径,三位“自家兄弟”直接飞去北京,场面一度有点尴尬。 看上去,西方阵营表面齐心,实际没几个人真想跟中国撕破脸。稀土这盘棋,考验的是谁能顶住诱惑,谁又能认清现实。 欧美联盟的“硬气”,多半是做给别人看的。欧盟高层很爱说大话,担心被中国稀土拿捏,生怕重现当年被俄罗斯天然气“卡脖子”的局面。 可是到了企业界,尤其是那些德国、法国的汽车巨头,嘴上喊着要“去风险”,脚下却舍不得离开中国市场。 波兰这些“新欧洲”国家表现得最激进,但法德心里明白:真要脱钩,自己损失最大。欧盟内部分歧大,做事光靠开会,整个联盟就像一锅夹生饭,谁也嚼不下去。 再看美国,特朗普掏出100%关税大棒,结果美股一泻千里,财政部长赶紧出来打圆场,说啥都能谈。美国嘴上强硬,心里清楚得很。 自家稀土产业看着挺唬人,实际上还是得把矿石运到中国加工,离了中国这条链子,自己啥也做不了。有媒体报道也称,美国短期内根本没法摆脱中国稀土。 欧美所谓的“联合施压”,更多是一场政治秀,稀土产业的技术门槛和供应链优势,中国手里还真是捏得死死的。 其实,稀土这东西,不是谁想玩就能玩的。中国在这条赛道上,跑了几十年,从矿山到磁体加工,每个环节都吃透了门道。 现在全球八成以上的精炼能力都在中国手里,欧美想在五年内追上,难度堪比让熊猫学会游泳。 老外的技术积累确实不够,想靠补贴和政策搞个“国产替代”,光说不练,最后只能自娱自乐。 中国这次管制,针对性很强,军工用途被直接掐死,像美国F-35战机里用的钕铁硼磁体,没了中国的料,基本就得趴窝。但民用领域还是给了合作空间,谁守规矩,谁就能分一杯羹。 放到历史里看,中国以前只是卖资源的“打工人”,现在早就变身“技术大佬”。风电、光伏、电动车这些新产业链,咱中国说了算。 西方国家嘴上喊着“公平竞争”,实际更怕被中国牵着走。稀土管制其实是一次主导权的切换,规则不再由欧美单方面定,中国也能说出“这事我做主”。西方不服气,归根结底是不愿接受全球多极化的现实。 说到三国“投诚”,其实也没啥意外。法国马克龙派人来北京,还是想两头押宝,既不想彻底跟美国一条道走到黑,也舍不得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 法国向来有点“戴高乐主义”的味道,重视自己的独立性。瑞典更有意思,自己是绿色技术的旗手,和中国合作才能保证电动车、风能这些产业不掉队。 人家表态很清楚,不想卷入中美“掰手腕”,只关心产业链稳不稳。 加拿大更直接,外长带着农业代表团来中国,目的就是补上对华贸易损失的窟窿,毕竟大豆小麦不卖中国,转头也没别的买家。三国的行动,说明“选边站队”这套在今天已经不好使了,大家都更关心自己的小算盘。 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其实是全球秩序重构的缩影。中国没有搞“一刀切”,而是用制度说话,对军事卡死,对平民留门,既反制美国的单边制裁,也给合作伙伴留了后路。 这种组合拳,既展示了中国的底气,也给世界传递了清晰信号。西方联盟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各怀心思,三国主动靠拢中国,说明多极化已经不可逆转。 欧美“脱钩”说得响,真做起来反而更伤自己。中国始终倡导合作共赢,这种开放姿态才是全球产业链安全的保障。 回头看,稀土管制成了大国博弈的风向标。中国用实际行动把牌打在了桌面上,谁还在沉迷“零和游戏”,谁就只能被时代甩在后头。 参考资料:外交部官宣:三国外交高官本月访华 2025-10-14 18:16·看看新闻 欧盟想与G7沆瀣一气:咱们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 2025-10-15 09:23·观察者网
不满稀土管制,欧盟G7想要硬来?话音未落,3盟友已“投诚”北京 中国最近这一招
飞天史说
2025-10-15 17:49: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