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根据路透社报道,在我们反制之后,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表示:在中国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曾主动联系中方希望进行电话沟通,但中方拒绝了。格里尔强调,美国事前并未收到任何通知,是从公开渠道得知消息后才紧急联系中方。 这话里话外,都透着美国这次是真没准备好,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更有意思的是格里尔的表态,他居然把中国扩大稀土管制说成是“权力攫取”,还说中国是想靠稀土供应链给美国施压。 这话听着就挺离谱,稍微懂点行的都知道,稀土这东西从来不是中国随便拿来“施压”的工具,而是美国自己把供应链的命门交到了别人手上。 美国这些年一直喊着要“供应链自主”,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喊了半天,稀土领域还是没半点起色。 有数据摆在那儿,全球稀土加工分离产能里,中国占了快90%,美国自己连完整的稀土产业链都凑不出来。 美国军工企业造F-35战机,每架都得用近500公斤稀土材料;造导弹制导系统、雷达设备,更是离了稀土不行。 之前美国也想过在本土搞稀土工厂,结果要么因为环保问题卡壳,要么因为成本太高撑不下去,折腾了好几年,还是得靠从中国进口。 这次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不是突然发难,而是早有信号。 之前中国就多次强调,要规范稀土行业发展,保障战略资源安全,美国要是真关注这领域,不可能没察觉。 可他们偏偏不当回事,总觉得中国不会动真格,结果等到管制措施落地,才急急忙忙想找中方沟通,这时候被拒绝,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格里尔说没收到通知,这话听着就没说服力。 中国出台这类政策,都会按规矩走相关程序,提前在官方渠道公示,美国要是真重视,早就该盯着这些信息,而不是等到政策落地了才从新闻里知道。 说白了,还是美国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能靠“口头施压”让中国妥协,没真正把中国的战略布局当回事。 这次中方拒绝通话,也不是故意不给面子,而是美国得先想明白,沟通不是单方面提要求,而是要拿出诚意。 美国之前在贸易问题上,一会儿加关税,一会儿搞技术封锁,对中国企业处处打压,现在自己在稀土上遇到麻烦了,就想靠着一个电话让中国松口,哪有这么好的事? 再说了,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战略资源,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是针对谁。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进稀土产业升级,从单纯卖原材料,转向搞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也在加强稀土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采。 美国要是真担心供应链安全,该做的是赶紧完善自己的产业链,而不是反过来指责中国“施压”。 看看美国国内的反应,这次稀土管制消息一出,美国军工股直接飘绿,洛克希德·马丁、雷神技术这些巨头的股价都跌了不少。 有分析师就说,要是美国不能尽快找到替代供应链,接下来军工生产可能会受影响,甚至会拖慢F-35的交付进度。 之前美国也找过澳大利亚、加拿大合作搞稀土项目,结果澳大利亚的稀土矿里杂质太多,加工成本比中国高好几倍;加拿大的项目更是还在勘探阶段,猴年马月才能投产都说不准。 反观中国,不光有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还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现在连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这些高端产品,中国的产能和技术都走在全球前面。 美国想在短时间内找到能替代中国的稀土供应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格里尔嘴里的“权力攫取”,其实是美国自己的战略失误。 他们长期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又不愿意在本土投入资源搞产业建设,现在遇到问题了,不想着反思自己,反而倒打一耙,这种态度根本没法沟通。 中方拒绝这次通话请求,也是想让美国好好冷静一下,想清楚沟通的前提是什么。 要是美国还是抱着“居高临下提要求”的心态,就算接通了电话,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而且这次事件也让其他国家看清了,供应链安全不是靠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构建多元化、稳定的合作体系。 这些年中国一直在和其他国家开展稀土领域的合作,比如和蒙古国、缅甸合作开发稀土资源,同时也在帮助一些国家建设稀土加工设施,推动全球稀土产业的均衡发展。 而美国呢,一直想搞“小院高墙”,把稀土供应链绑在自己的阵营里,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被动。 现在美国面临的不只是稀土供应的问题,还有整个制造业产业链的困境。 从芯片到新能源电池,美国都在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可现实是,很多关键环节的技术和产能都在中国手上。 这次稀土管制只是一个缩影,要是美国不改变自己的贸易政策和战略思维,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类似的问题。 格里尔说中方“推迟”了通话,其实潜台词就是美国现在很着急,想赶紧解决问题。 可着急也没用,沟通得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 美国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先撤销对中国企业的不合理制裁,停止在贸易领域的打压行为,用实际行动展现合作的意愿,而不是一边打压一边又想求中国帮忙。
特朗普该死心了,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位名叫贾
【29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