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上午刚签了免职令,下午,这位交通部长就在莫斯科郊外的车里,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官方说,是自杀。 2025年7月7日上午,克里姆林宫网站更新了总统令,普京正式解除了罗曼・斯塔罗沃伊特的交通部长职务,那份简短的公文里没提半句免职缘由,只敲定安德烈・尼基京接任代理部长,而这位新负责人本就是交通部副部长,显然这场人事变动早有铺垫。 谁也没料到时间会过得这么快,短短几个小时后,莫斯科州奥金佐沃市的郊外,有人在一辆特斯拉私家车里发现了斯塔罗沃伊特的遗体,53岁的前部长身上带着清晰的枪伤,旁边扔着一把特殊的手枪。 据执法部门消息人士透露,那是内务部早年授予他的奖励武器,俄侦查委员会发言人彼得连科很快发声,初步判断是自杀。 这事从头到尾透着股说不出的蹊跷,斯塔罗沃伊特的仕途不算坎坷,2024年5月刚坐上交通部长的位子,在此之前当了两年库尔斯克州州长,库尔斯克州紧邻俄乌边境,军事价值不言而喻,他在任时正好牵头当地防御工事的修建项目。 那段时间他还挺活跃,2024年8月曾会见到访的中国交通部长李小鹏,聊的是中俄铁路、民航合作的正经事,谁能想到一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克宫的回应透着微妙,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被追问时,只强调免职令里没出现“失去信任”的措辞。 这话看似在撇清,实则藏着门道,俄罗斯《联邦国家公务员法》第37条写得明明白白,只有涉及贪腐或重大过失,才会在免职文件里用上“失去信任”的表述,可没写这几个字,不代表真的干净,反而像在刻意模糊焦点。 真正的风暴藏在库尔斯克州的那笔烂账里,早在此前,2024年9月接任斯塔罗沃伊特当州长的阿列克谢・斯米尔诺夫已经被捕。俄内务部直接通报,斯米尔诺夫和副手私吞了10亿卢布预算资金,而这笔钱本是用来修边境防御工事的。 10亿卢布换算成人民币近千万,还是前线急需的基建款,这罪名在战时背景下几乎是致命的。 更关键的是,这防御工事项目是斯塔罗沃伊特在任时启动的,他是第一任负责人,斯米尔诺夫被捕时,外界就猜这事可能牵扯前任,只是没料到会这么快烧到他头上。 有消息人士偷偷透露,当局原本就计划在7月7日当天逮捕斯塔罗沃伊特,还准备了数百万卢布的贪污指控材料,这么一看,上午被免职,下午就自杀,更像走投无路的选择。 用奖励手枪结束生命的细节,比事件本身更戳人,那把手枪本是荣誉的象征,是对他过往工作的认可,最后却成了终结生命的工具,这种强烈的反差,隐约透着一种绝望,或许是知道贪腐案一旦查实,不仅自己身败名裂,还可能牵连更多人。 俄侦查委员会说在查,但“自杀”的调子一早就定了,可外界的疑问压根没停,为什么偏偏选在免职当天动手?为什么刚好赶在逮捕前“自证清白”?这些问题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佩斯科夫只说这事已经汇报给普京,再多的话半个字也不肯透露。 斯塔罗沃伊特的死,其实是撞上了权力问责和贪腐清查的交叉点,俄乌冲突以来,前线物资和基建资金的流向一直是敏感话题,之前也出过几起类似的贪腐案,但像这样“免职即自杀”的情况并不多见。 这背后暴露的,是对高层官员任期内责任监管的滞后,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要等继任者出事才翻出来,等查到源头时,当事人却用极端方式切断了线索。 克宫不愿在免职令里写“失去信任”,或许是想维护权力体系的稳定,可这种“模糊处理”反而给权力寻租留了空间,官员在任时监管缺位,出事后要么靠继任者倒查,要么逼得当事人走上绝路,这样的漏洞可不是一颗子弹能堵上的。 现在斯塔罗沃伊特的尸体已经被送检,侦查委员会还在搜集证据,但很多人心里都清楚,这案子大概率会以“自杀结案”收尾,那颗从奖励手枪里射出的子弹,打穿的何止是一条人命,更把俄罗斯权力运行中“问责滞后”“监管模糊”的暗疾,硬生生撕开了道血淋淋的口子。
普京上午刚签了免职令,下午,这位交通部长就在莫斯科郊外的车里,一颗子弹,结束了自
冷紫叶
2025-10-15 11:39:56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