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中国再次确定新一轮稀土管制,在我看来,台积电、三星要想给美国代工芯片,必须拿到中国的出口许可证。因为如果中国不提供稀土,它们将无法生产。 中国稀土管制引发的全球芯片产业链反转,本质上是把过去的“技术霸权”逻辑来了个彻底倒转,以前是美国握着EUV光刻机这类“高端钥匙”,台积电、三星拿着代工“手艺”,觉得整个产业链的命脉都攥在自己手里,压根没把“稀土”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业维生素”当回事,现在才发现,再精密的机器也得靠最基础的材料喂饱。 芯片这东西看着高级,其实从头到脚都离不开稀土的影子,台积电的3纳米制程生产线,抛光环节用的特殊液体里就得加0.15%的铈基粒子,少了这一点点,晶圆表面就达不到纳米级的光滑度,芯片性能直接掉档。三星搞的300层V-NAND闪存,那些用来沉积薄膜的溅射靶材,核心成分就是中国管控的稀土元素,没有这东西,闪存的存储密度根本上不去。 更别说光刻机里驱动镜片运动的钕铁硼永磁体,刻蚀机腔体里防腐蚀的氧化钇涂层,甚至5G芯片里提升信号的钪元素,每一样都是稀土在唱主角。 而且台积电每年要消耗大约6000吨稀土,其中96%都得从中国进货,不是他们不想换来源,是全球95%以上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都在中国手里,别人根本接不上。 中国手里还攥着七成以上的稀土分离专利,从矿山开采到提纯成高纯度材料,形成了闭环产业链,别人想学都没地方学。 就像美国去年着急忙慌地和巴基斯坦签了5亿美元的稀土合作协议,以为能找到替代来源,结果第一批运回来的全是初级浓缩矿,纯度差得远,加工成本比从中国买成品还高,而且巴基斯坦连萃取用的药剂都得从中国买——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萃取剂都是中国产的,这等于换了个地方还是得看中国脸色。 稀土管制政策一落地,所谓的“产业链顶端”立刻露了怯。中国新规里有条硬规矩,只要产品里含0.1%以上的中国原产稀土,出口第三方就得拿许可证,尤其是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256层以上存储芯片这类高端产品,必须逐案审批。 这一下就把台积电、三星的脖子卡住了,他们要给美国代工的恰恰就是这些高端芯片。荷兰阿斯麦更直接,马上就传出出货延迟的消息,因为他们的光刻机里全是依赖中国稀土的精密部件,没许可证连机器都没法卖给台积电和三星。 之前美国还逼着台积电把3纳米产线迁到亚利桑那州,以为这样就能摆脱供应链风险,现在才发现搬了工厂搬不走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等于把生产线建在了沙滩上。 有人试过用非稀土材料做芯片零件,结果性能直接下降30%,高端芯片根本没法用。美国本土的稀土产能早就萎缩了,重稀土分离能力几乎是空白,就算想自己搞,从建工厂到掌握技术至少得十年八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台积电之前还嘴硬说稀土来源多元,结果台股因为管制消息一天跌了831点,产业人士都坦言“没有稀土,制程就停摆”,这前后反差简直像极了之前他们配合美国断供时的嚣张,现在终于尝到了被“卡脖子”的滋味。 这种反转压根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在稀土产业几十年布局的必然结果。 不是靠简单的资源垄断,而是从开采、冶炼到专利、设备的全链条掌控,全球没有任何国家能复制这套体系。 美国之前总喜欢用技术壁垒搞“长臂管辖”,现在中国用稀土这张牌,等于在他们的产业链上装了个“总开关”,这开关还只能用中国的钥匙开。 之前是我们追着要技术、要设备,现在轮到台积电、三星拿着订单求许可证,连美国军工企业都坐不住了,因为他们七成的高端电子元件稀土都来自中国,导弹、无人机的制导系统离了稀土根本转不起来。 这事儿说到底,是给全球产业链敲了个警钟:没有谁能永远站在金字塔尖,所谓的技术优势,终究要建立在基础材料的根基上。过去大家觉得稀土是“低端资源”,不值一提,现在才明白,工业体系里的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缺了哪一环都玩不转。 中国稀土管制带来的不是简单的供应链波动,而是全球产业话语权的重新洗牌,它证明了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靠卡别人脖子,而是把自己的根基扎稳,当你掌握了别人绕不开的核心环节,自然就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比任何花哨的技术宣传都更有力量。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