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战争结束?以军可不这么想,放话“继续拆除哈马斯地道”! 停火协议签署还不到48小时,加沙地带就出现了新的军事动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虽然都公开表示“战争已经结束”,但以色列国防军的最新部署显示,这场冲突可能远未画上句号。 就在双方交换被扣押人员的过程中,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向军方下达了一项新指令:在人质全部获释后,立即开始摧毁哈马斯在加沙的所有地下隧道。 这项行动被定义为“彻底解除哈马斯武装”的关键步骤,将由以军直接执行,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监督框架下进行。 这些地下隧道对以色列来说一直是个大麻烦,它们不只是用来运输物资,还承担着指挥中心、武器库和人员转移通道的功能,总长度据估计超过500公里。 想要清除这些隧道,单靠空中轰炸根本不够,必须动用地面部队进入、配合探测设备定位、再用工程设备填埋,整个过程既费时又危险。 而另一边,哈马斯的动作也很快,以军从加沙部分地区撤出后,哈马斯立即派出约7000名武装人员重新控制了西部和中部区域,设置路障检查站,恢复对当地的管理,这种快速反应能力让以色列方面意识到,如果不彻底解决隧道问题,哈马斯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以军总参谋长在内部会议上的说法更加直白:“现在不是停火,只是换了个打法。”这句话很快得到了印证——停火协议生效后的几天里,以军战机仍在对加沙进行定点空袭,目标直指哈马斯的武器储存点和指挥设施,已经摧毁了数十处目标。 问题的核心在于双方的底线完全对不上,哈马斯多次公开声明拒绝交出武器,认为这是他们保卫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手段,以色列和美国的立场则很明确:只要哈马斯保留武装力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 国际社会计划召开的和平峰会能否打破这个僵局,目前还看不清楚,峰会的主要议题包括加沙重建、人道援助通道和长期安全保障,但如果不能解决“武装解除”这个最根本的分歧,任何协议恐怕都只是暂时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时间因素,根据停火协议,人质交换需要在42天内完成,这意味着以军最快可能在一个半月后就开始大规模的地下隧道清除行动,到那时加沙能否继续保持平静,没人敢打包票。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次停火更像是双方在为下一阶段做准备,以军在调整部署、收集情报、规划隧道清除路线,哈马斯则在抓紧时间重组队伍、巩固控制区,两边都在行动,只是暂时没有正面交火而已。 “看完新闻心里咯噔一下,停火才几天,双方又开始剑拔弩张了,哈马斯迅速部署7000人通过地道控制加沙,以色列转头就放话要“彻底摧毁所有地道”,感觉像是按下暂停键的战争又要重启了,地道对哈马斯来说就是命脉,以军想拆,恐怕得付出巨大代价。” “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一个说“战争已结束”,一个说“战斗还没完”,明显在唱双簧,以色列表面同意停火,实际根本没放弃军事目标。现在放风要拆地道,估计是试探国际反应,美国派了200大兵去“监督”,但连加沙都不进,这监督有啥用?明显是给以色列开绿灯。” “以色列拆地道的决心能理解,哈马斯的地道网太吓人了,最深挖到40米,能藏兵、运武器、甚至造火箭弹,但用钻地弹炸?加沙城区密集,平民伤亡肯定小不了,填埋固化倒是新思路,可500公里长的地道,没几年时间根本搞不完,感觉这仗还得打打停停。” “巴以冲突就像伤口上反复结痂又撕开,根源还是“两国方案”没落实,每次停火都是暂时的,比如这次以军仍控制加沙53%地区,哈马斯拒绝解除武装,矛盾根本没解决,美国一边喊和平,一边军援以色列,这种拉偏架只会让仇恨越积越深。 ” “好奇以色列到底怎么拆地道?搜了下发现他们用地质雷达和微型无人机绘图,再灌高分子材料固化,但哈马斯的地道有冗余设计,炸一段根本不影响整体,当年美军炸越共地道投了半战区炸药都没搞定,加沙地道规模是两倍,这任务简直不可能完成。” “最惨的还是平民!停火后加沙人刚回废墟找家当,以军又威胁动武,联合国说每天要送几百车救援物资进去,但战争不彻底结束,重建从何谈起?希望国际社会别光签字开会,得拿出实际行动约束双方。” 以色列拆地道的决心明摆着,但手段要么代价高昂,要么耗时漫长。 这场”地上VS地下”的博弈,最终会以什么方式收场?是引爆新一轮冲突,还是有望走向长期对峙? 信源:澎湃新闻
加沙战争结束?以军可不这么想,放话“继续拆除哈马斯地道”! 停火协议签署还不到
文史充点站
2025-10-15 00:00:44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