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最忙与最闲单位盘点,原来忙与闲的背后都是责任 最近一份“体制内最忙与最闲单位”的清单在网上流传,看完才发现,体制内的工作节奏差异真不小。但忙有忙的价值,闲有闲的意义,每一份工作背后都是沉甸甸的责任。 最忙的单位里,两办位居第一,身处核心位置,肩负着综合协调、上传下达的重任,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组织部权力大,干部选拔培养、基层党建等工作千头万绪;宣传部事情杂,意识形态、文化宣传、舆情应对样样都要抓;纪委要求高,监督执纪问责容不得半点马虎;公安局天天与人民打交道,维稳、破案、服务群众,哪一样都不轻松;发改委业务量大,经济规划、项目审批,关乎地方发展大局;财政局与其他单位交集多,资金管理、预算编制,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住建局是要害部门,城乡建设、工程监管,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市场监督局什么都管,食品安全、市场秩序,事无巨细;国资委权力大责任重,国企监管、资产运营,压力不小。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为了工作连轴转,但他们的忙碌,保障了机关的高效运转、政策的落地生根、群众的安居乐业。 最闲的单位里,干休所、老干部局主要服务老干部,工作节奏相对舒缓;科协专注科技科普,工作性质比较小众;地方志办负责地方历史文化记录,工作周期长;气象局做好气象监测预报,日常工作相对规律;妇联、工商联、供销社等群团组织,工作重点在服务特定群体,任务量不大;教师有寒暑假,是很多人羡慕的“闲”;各级政协和人大、总工会,工作有特定的节奏和模式。但别以为“闲”就是轻松,干休所的工作人员要用心服务老干部,让他们安享晚年;科协要策划好每一场科普活动,点燃群众的科学热情;地方志办要严谨记录地方历史,为后人留下珍贵资料;气象局的每一次预报都关系着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在为学生的未来铺路……看似“闲”的岗位,实则也在各自领域默默发光。 体制内没有绝对的“忙”与“闲”,只有不同的职责分工。忙的单位承载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闲的单位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选择体制内的岗位,不能只看工作节奏,更要看自己的性格、专业和职业追求。有人喜欢在忙碌中实现价值,有人偏爱在平稳中深耕专业,这些选择本就没有对错。 所以,你对体制内的忙闲有什么看法?你更倾向于忙碌的岗位还是相对清闲的岗位呢?体制内单位推荐 职场排行榜 行政岗位图谱 中国工作排名 最忙岗位 行政工作清单 最累的单位
终于有国企反应过来了,把那个“干部年轻化”,给按下了暂停键。
【20评论】【1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