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说了段让人深思的话,他说,中国稀土新规,可能会导致阿斯麦的光刻机无法出货,或者出货延迟。他们明确的说,当下半导体制造机器,尤其依赖稀土,因为这些设备包含极其精密的激光器、磁铁和其他使用稀土元素的部件 别以为高科技设备全靠芯片和算法撑着,说白了,再牛的光刻机也得靠“土”来打底,这“土”就是咱中国的稀土,而且是别人根本替代不了的高纯度稀土。 阿斯麦能造7纳米芯片的EUV光刻机,拆开来看全是“中国密码”。就说那核心的激光器,里头的钕玻璃是关键,这玩意儿是能输出最大能量的激光介质,全球能大规模生产的就三家,中国上海光机所就是其中之一,每年能稳定产出1200片高性能钕玻璃,精度能拿捏到苛刻的程度。 再看驱动光刻机磁悬浮平台的永磁体,没有镝元素根本玩不转,这东西能让平台实现纳米级定位,而中国的镝储量足足有4.5万吨,占全球工业储量的第一位,江西赣州一带的中重稀土矿里,镝的储量就占了全国60%以上。 更要命的是,这些部件对稀土纯度的要求得达到十亿分之一,差一丝一毫,光刻机的精度就会垮掉,现在全球能稳定供应这种级别的,也就中国那几家稀土企业,北方稀土、中国稀土这些巨头早把市场攥得死死的。 以前阿斯麦可能觉得,只要自己不直接从中国买稀土就行,毕竟它的零件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0多家供应商,德国蔡司的镜头、美国通快的光源,看着都跟中国不搭边。 但中国这次的新规简直是精准打击,直接划定了0.1%的红线,不管是境外造的啥部件,只要中国原产稀土的占比超过0.1%,想往外运就得拿中国的许可证。 这一下就把阿斯麦的供应链网全兜住了,德国镜片里掺的镧元素是中国的,日本精密部件里的钇元素是中国的,美国供应商的磁铁里藏的钕也是中国的,这些稀土哪怕转了十手八手,源头一追溯全是中国矿,根本没法藏。 数据摆在这儿,中国控制着全球70%的稀土开采、90%的分离加工和93%的磁体制造,等于从源头到成品全捏在手里。 阿斯麦一台EUV光刻机光是稀土磁体就得用掉10公斤以上,这里面钕、镝、钆这些元素,十有八九都来自中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或者江西的稀土矿。 以前美国还想搞“稀土替代计划”,结果发现高性能磁铁的国际专利90%都在中国企业手里,就算找到别的稀土矿,没有中国的冶炼技术,也炼不出能撑得起光刻机的高纯度材料。 阿斯麦现在已经开始为出货延迟做准备了,有知情人士说延迟几周都算乐观的,这可不是小题大做。 它那些遍布全球的供应商早就慌了神,美国的芯片公司高管们正急着盘点自家产品里有多少中国稀土,就怕许可证批不下来导致供应链停滞。 要知道,2018年阿斯麦就撕过和中芯国际的光刻机合同,当时觉得自己握着主动权,现在才发现,没中国稀土,自己的生产线都可能停摆。 它那超过10万个精密零部件的供应链,只要有一个供应商拿不到稀土许可,整台光刻机的交付就得卡壳。 欧洲那边也急了,德国经济部说要减少对外依赖,欧盟还念叨着“要稳定供应”,可这话跟没说一样。 建稀土精炼厂不是搭积木,从勘探到投产没个五六年根本搞不定,就算建起来了,技术也跟不上中国的水平。 中国南方稀土集团能把稀土纯度做到99.99%以上,这种精度是靠几十年技术积累磨出来的,不是砸钱就能速成的。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这新规还学了美国的“直接产品规则”,你能用技术卡脖子,我就能用资源立规矩,算是实打实的对等回应。 其实阿斯麦自己也清楚处境有多被动,它的首席财务官都公开向欧盟灵魂拷问“到底保护了自家企业吗”。 以前跟着美国对中国搞光刻机制裁,觉得能拿捏住芯片产业的命脉,现在才发现自己的命脉早被中国稀土攥住了。 那些喊着“去中国化”的口号有多响,现在找替代资源的样子就有多狼狈,毕竟0.1%的红线就像一张网,不管供应链绕多远,只要沾了中国稀土的边,就得乖乖走审批流程。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都说,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严格的出口管制,世界各地的企业都得遵守。 可不是嘛,台积电、三星这些依赖阿斯麦的芯片巨头,现在都在盯着中国的许可证审批进度,毕竟光刻机出不了货,它们的先进芯片生产线就得停转。 这时候再看那些说“稀土只是土”的论调,简直是笑话,这“土”里藏着的可是高科技产业的命门,阿斯麦这回是真真切切尝到了被卡脖子的滋味。 中国这步棋其实下得很明白,不是要封死大门,而是把主动权握在手里。新规里写得清清楚楚,民用的、合规的申请都会批,但要是想拿去搞军事或者敏感领域,原则上就不给许可。 这等于给合作留了口子,却把风险堵得严严实实。阿斯麦现在大概也在琢磨,以前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有多强硬,现在就得有多诚恳,毕竟自家光刻机的“粮食”,高纯度稀土,还得靠中国给。
彭博社说了段让人深思的话,他说,中国稀土新规,可能会导致阿斯麦的光刻机无法出货,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4 16:34:0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