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搞笑了!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中国禁止买入美国的大豆之后,他们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让这些东南亚国家来大量采购美国的大豆。 说起来,美国的大豆最近实在有点惨兮兮,开局就是个冷盘,没有预热,直接凉了半截,之前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时,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产品,自然成了调整的重点。中国以前可是美国大豆的 “第一大客户”,2022 年之前,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都超过 3000 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 40% 以上。 但随着中国开始调整进口结构,一方面加大了从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采购量,另一方面也在国内推广大豆种植,提高自给率,从 2023 年开始,中国就基本不再从美国进口大豆了,这一下让美国大豆库存直接 “爆仓”。 美国农业部 2024 年年初的数据显示,美国大豆库存达到了 1.2 亿吨,创下了近 10 年的最高纪录,不少农场主只能把大豆堆在仓库里。 为了处理这些积压的大豆,美国农业部和农场主们开始四处寻找新买家,东南亚的印尼和越南就成了他们的 “目标”。美国先是派代表团去印尼和越南谈判,又是给关税优惠,又是承诺运输补贴,好不容易说动这两个国家增加采购量。 2024 年上半年,印尼从美国进口的大豆达到了 80 万吨,越南也进口了 65 万吨,这两个数字看起来不少,可跟中国以前的采购量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到。而且这两个国家采购美国大豆,其实也有自己的 “小算盘”。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同时也是大豆需求大国,每年需要进口约 1000 万吨大豆用来榨油和制作饲料;越南则因为养殖业发展快,对豆粕需求大,每年也需要进口 600 多万吨大豆。 但他们以前主要从巴西进口大豆,因为巴西大豆不仅价格比美国大豆低 5%-8%,而且运输距离更近,从巴西到印尼的海运时间只要 20 天左右,从美国过去则需要 40 多天,物流成本也高不少。 美国为了让印尼和越南买大豆,给出的条件确实很 “优厚”。 美国进出口银行专门为印尼和越南的大豆采购提供了低息贷款,利率比国际市场低 2 个百分点;还承诺承担一部分海运费用,每吨大豆补贴 15 美元。 就算这样,印尼和越南也没敢大量增加采购,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市场容量有限,而且过度依赖美国大豆,以后很可能会被 “卡脖子”。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大豆运到东南亚后,还面临着 “二次转手” 的尴尬。因为印尼和越南的大豆加工能力有限,比如印尼的大豆压榨厂每年只能处理 800 万吨大豆,超过这个量就只能把多余的大豆转卖给其他国家。 有数据显示,2024 年二季度,中国从泰国进口的豆粕中,有 30% 的原料其实是美国大豆,等于美国大豆绕了一圈,还是间接进入了中国市场,可美国农场主拿到的价格,却比直接卖给中国时低了 15%,等于白忙活一场。 美国大豆的品质问题也让印尼和越南有些不满。2024 年 5 月,印尼农业部检测发现,一批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中,杂质含量超过了 3%,不符合印尼的进口标准,只能退回美国,这让美国农场主又损失了一笔运费。 越南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部分美国大豆的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发霉,只能降低价格卖给当地的小饲料厂。 这些问题以前在中国采购时很少出现,因为中国对大豆品质要求严格,美国会专门挑选优质大豆出口中国,可现在为了清理库存,就把一些品质一般的大豆卖给东南亚国家,自然会出现问题。 美国农业部自己也承认,依靠印尼和越南根本解决不了大豆库存问题。2024 年 7 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即使有印尼和越南的采购,美国大豆库存仍然有 1.05 亿吨,还是处于高位。 而且随着巴西大豆产量的增加,印尼和越南未来很可能会减少从美国的采购,毕竟巴西大豆在价格和物流上都更有优势。 美国农场主们也开始抱怨,说政府的 “新买家计划” 根本不管用,不少农场主因为大豆卖不出去,只能申请破产,2024 年上半年,美国大豆农场的破产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25%。 反观中国,现在的大豆供应已经非常稳定。2024 年上半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 2800 万吨,从阿根廷进口 800 万吨,同时国内大豆产量也达到了 2020 万吨,同比增长 12%,完全能满足国内需求。 而且中国还和巴西签订了 “大豆长期供应协议”,未来 5 年,巴西每年会向中国供应 3500 万吨大豆,价格也锁定在一个稳定区间,彻底摆脱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现在再看美国大豆 “找到新买家” 这件事,确实有点搞笑,美国费尽心机让东南亚国家采购,可不仅量上不去,还面临品质投诉和二次转手的尴尬,根本解决不了库存难题。 而中国则通过调整进口结构和提高国内产量,实现了大豆供应的稳定,这一对比,也让美国大豆的 “新买家” 计划显得格外苍白。 信源:光明网
比停止采购美国大豆更吓人的,可能是中国竟全程对此展现出的漠视和冷淡! 202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