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修竹崽史册 2025-10-14 11:50:31

10月13日,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日,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省长基纽致信加拿大总理卡尼,要求联邦政府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100%关税。   从经济基本盘来看,加拿大市场虽然不如美国那样具有压倒性优势,但其地广人稀的市场需求、新能源交通转型的迫切,以及相对滞后的本地电动车产业,都决定了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消费者,对于价格亲民、技术成熟的中国电动车都有不小的期待。   省长的公开反对,不仅仅是替本地消费者发声,更是对加拿大经济布局和全球分工趋势的清醒认识。   今年,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西方主要经济体,纷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有的幅度甚至高达三位数。   这些举措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对本地汽车产业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在新能源这个全球新热点赛道中,重新卡位、拉升本国产业议价权。   加拿大作为美国的近邻盟友,也基本走的同步步调,这些措施短期内压制了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扩张的节奏,但需求和市场的天平最终由消费者选择。   马尼托巴等省份并不是加拿大传统造车大省,这些地区本身并没有过多的汽车利益集团,其更多关注的是普通民众的实际交通支出和环保目标实现的可行路径。   省政府高层选择站出来发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民意压力,在世界很多地方,民众对于环保经济实用的电动汽车抱有极大兴趣,特别是在油价高企、通胀压力持续的背景下,性价比成为大众购车的第一考量。   把高关税强加到进口电动车上,无异于人为抬高购车门槛,最终牺牲的只会是老百姓的马上需要。   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真的能拯救落后产业吗?放眼全球,新能源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不管是北美、欧洲还是亚洲,新旧能源替代已经进入倒计时,落后于技术创新步伐的一方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关上门短期内也许能换来喘息,但绝不可能催生出世界级的新能源车企。   马尼托巴的公开表态实际上在警告联邦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只会错失全球产业重组的最佳窗口期。   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进入加拿大市场,不仅依靠价格,更是技术、供应链和产业规模协同的结果,加拿大应积极考虑如何与中国企业配套合作,而非设限设卡。   即便加拿大联邦政府出台了关税壁垒,现实情况却是,不仅马尼托巴,连魁北克、安大略等地也开始有产业界和专家发声,呼吁政府理性看待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 省级政府看重的是就业、税收和绿色交通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地方与联邦在政策目标上的错位,恰恰反映出各方利益诉求和实际市场需求的矛盾。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模式的优势在市场端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智能化、电池续航、安全性能,以及从整车到零部件完善的供应链,不少细分领域甚至实现了对欧美日韩的反超。   中国品牌极力推动的价格战和产品普及策略,让电动车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是真正进入普通家庭的“代步神器”。   面对这样的竞争力,加拿大本土或者北美大厂短期靠贸易保护拉锯,最终形成的可能是“守株待兔”式的内耗。   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挪威、东南亚等市场,中国电动汽车份额连续攀升。   在加拿大市场,若没有非市场化的阻碍,相信性价比高的中国品牌同样能够和本地品牌、欧美巨头展开正面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普通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进程。   对于加拿大联邦政府而言,面对地方政府的层层压力,政策是否需要灵活调整,已经成为摆在桌面上的议题。   虽然保护本国产业是正当诉求,但全球化背景下,闭关锁国并不可行,特别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越是复杂激烈,越考验治理者的智慧和视野。   如果过度依赖高关税“围栏”,地方利益、消费者福利、国家形象甚至中加长期合作前景,都有可能受到损害。   你觉得加拿大应该如何平衡本土产业保护与消费者利益?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

0 阅读:19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