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一旦发生冲突,美西方几乎100%的会制裁中国大陆,而且制裁的狠劲会远远超过对俄罗斯的力度,这话听着吓人,但真要动起手来,他们自己得先掂量掂量代价。 西方的损失主要来自高油气价格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对中国大陆的制裁则可能带来更高的代价和更复杂的全球影响,西方自己也要承受相当大的风险与成本,谁能长期承受得住,这点还很难说清楚。 中国是全球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2024 年中美贸易额虽然有所波动,但仍有 6900 亿美元,美国超市里的玩具、服装,90% 还是中国制造,就连苹果手机的组装、特斯拉的电池,都得依赖中国工厂。 要是美国对中国加征全面关税,或者禁售中国商品,首先倒霉的是美国消费者,之前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25% 关税,结果国内家具、电子产品价格暴涨,普通家庭每年多花 800 多美元,最后还是美国纳税人买单。 欧盟更离不开中国市场,德国的汽车、法国的奢侈品,中国都是最大买家,2024 年德国宝马在华销量占全球 35%,要是欧盟跟着美国制裁中国,宝马、奔驰的工厂就得裁员,法国欧莱雅的销售额至少跌四成,这些损失欧盟根本承受不起。 高科技领域更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制裁就是 “双输”。美国总说要 “卡中国芯片的脖子”,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2024 年中国买了全球 54% 的芯片,美国英特尔、高通的芯片,有 40% 卖到中国。 要是美国禁售中国芯片,英特尔的营收会直接少掉三分之一,高通也得裁员两万人,那些靠中国市场活下来的美国芯片企业,很可能撑不过一年。 欧盟的荷兰 ASML 更惨,它生产的光刻机,中国是最大客户,2024 年 ASML 对华出口占比达 38%,要是跟着制裁,ASML 的研发投入就得砍半。 原本计划推出的新一代光刻机,至少得推迟三年,到时候韩国三星、中国台湾台积电都会找替代方案,ASML 很可能失去全球光刻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能源和资源领域,美西方更离不开中国的 “供应链”。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美西方的军工、新能源产业都得靠中国稀土,美国 F-35 战机的发动机、欧盟风电设备的永磁体,没有中国稀土根本造不出来。 之前美国想找澳大利亚、加拿大替代中国稀土,可那些国家的稀土矿要么没投产,要么加工技术不行,就算能生产,成本也比中国高 3 倍,美国军工企业要是买这些高价稀土,F-35 战机的生产成本就得涨 20%,最后只能缩减订单,影响美军装备更新。 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更依赖中国,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占全球 60%,德国大众、法国雷诺的电动车,电池都从中国进口,要是制裁中国,欧盟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会直接腰斩,想实现 “2035 年禁售燃油车” 的目标,根本就是空谈。 还有 “美元霸权” 的根基,很可能被制裁给动摇了。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动 “去美元化”,和沙特、阿联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和东盟国家用人民币做贸易,2024 年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经达到 8%。 要是美西方把中国排除在 SWIFT 系统之外,中国很可能会加速推广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那些和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都会跟着用 CIPS 结算,美元的国际地位会直接受冲击。 之前美国冻结俄罗斯 3000 亿美元外汇储备,已经让很多国家担心 “美元资产不安全”,要是再冻结中国的外汇储备,更多国家会抛售美元,美元霸权很可能就此松动,这对美国来说,比经济制裁的损失大多了。 更别说全球供应链的 “连锁反应”,美西方根本扛不住。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 “核心节点”,从服装、玩具到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中国生产的中间产品,支撑着全球很多产业的运转。 要是美西方制裁中国,全球供应链会直接断裂,美国的汽车工厂会因为缺少中国产的零部件停产,欧盟的纺织厂会因为没中国的布料停工,就连非洲、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得因为缺中国的工程机械和建材延期。 2021 年中国部分地区因疫情短暂停工,就导致全球芯片、汽车零部件短缺,要是换成全面制裁,全球经济很可能陷入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要是美西方对中国实施全面制裁,全球 GDP 会下降 2.5%,美国 GDP 下降 1.8%,欧盟下降 2.2%,这种代价谁都不想承担。 现在美西方也有人意识到,制裁中国根本不是 “简单的施压”,而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就说过 “对中国实施全面制裁,会给美国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承认 “欧盟不能和中国脱钩,脱钩就是自杀”。 我们不能轻视战争的代价,但也不必被西方的威胁吓倒,真正的较量,不止在军演中,不止在制裁表里,而是在意志和决心上,这一局美国拼的是威慑,中国守的是底线,谁先动,谁先乱,谁就会输。
中国一步不退,特朗普给中国两个选择,美官员:中方拒接我方电话中美之间的“你来
【14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