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将军再次语出惊人!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9.18’事

可爱卡梅伦 2025-10-13 11:50:25

金一南将军再次语出惊人!他说:“1万多日本人,面对19万东北军发动‘9.18’事变,我们有将近超过敌人20倍的军力,却在短短两天丢掉奉天,一星期丢掉辽宁,2个月内让东北沦陷……为什么我们要抗美援朝,这般屈辱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解答!”振聋发聩! 1931年那时候,东北军手里的家当其实一点不寒酸,19 万人的部队,光飞机就有200多架,坦克100多辆,步枪机枪堆得像山,论装备比对面1万多日军还要阔气。可结果呢?日军凌晨炸了南满铁路,当天就占了奉天,一个星期辽宁全境陷落,俩月时间整个东北都成了别人的地盘,这速度快得简直像送快递,19万人的队伍要么缴枪要么跑路,连像样的抵抗都没组织几次。 把镜头拉近,1931年9月18号夜里,柳条湖方向一声巨响,南满铁路的铁轨被炸得翘起来,像两条发怒的黑龙。日本人事先算得精,爆破声就是发令枪,埋伏在奉天城外的关东军像开闸的水,扛着三八步枪嗷嗷冲。最离谱的是北大营,东北军第七旅上万号人,机枪摆得跟超市货架似的,却接到“不许抵抗”的命令,枪口朝下,保险关着,硬挺着让鬼子练打靶。旅长王以哲后来回忆,那一夜枪声像除夕鞭炮,自己人却像被捆了手的年猪,蹦跶两下就躺下。天亮一看,日军伤亡不到五十,东北军营里倒了两千多,血把操场泡成泥浆。 再说空军,少帅张学良攒下的家底让日本人都眼红:法造“布莱盖”轰炸机、德造“容克”运输舰,整整齐齐排在东塔机场,亮得能照出人影。可军令下来——“飞机一架不许起飞”,地勤干脆把螺旋桨卸了,蒙上帆布,怕灰尘!结果日军冲进来,像进自家仓库,加油挂弹,一架架升空,反过来把锦州、四平的东北军阵地炸得鸡飞狗跳。有个日本飞行员后来写日记:“从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地面高射炮沉默得像石头。”两百多架飞机,一枪没放就改姓“日”,成了后来轰炸上海的急先锋,想想都牙痒。 坦克更惨,奉天兵工厂仿制的“雷诺”轻型坦克,装甲虽薄,好歹是铁疙瘩,却被锁在车库里,钥匙扔给后勤科长,科长卷着细软跑了。日军砸开车门,钥匙还挂在方向盘,原地打火,排着队开出厂区,车身上“东北”俩字都没来得及擦,直接刷上膏药旗,转头就去追自己人。两个月不到,这些坦克出现在哈尔滨街头,机枪口对着逃难的老百姓,真是“运输大队长”提前上线。 有人把锅全扣给张学良,说他“抽大烟抽软了骨头”。可深层看,是南京那边怕事态扩大,怕给日本人全面开战的借口,一纸“忍辱”电令,把几十万将士的手脚捆得死死的。金一南说得好:屈辱不是装备差,是脊梁弯。那晚,一个东北军小兵端着刺刀冲出来,被排长按住:“上级有令,动枪军法从事!”小兵哇的一声哭,枪扔地上,扭头看着营房被点成火炬,哭腔混着爆炸声:“哥,咱不是兵吗?咋连还手的种都没有!”这句话,像钉子钉在历史的木桩上,拔不掉。 再说抗美援朝。1950年冬,志愿军穿着单衣,在零下四十度的长津湖硬刚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很多人纳闷:装备差那么多,凭啥敢打?答案就在“9.18”的旧账里——再退,就是鸭绿江;再忍,就是第二个东北。金一南说“屈辱是最好的解答”,说白了就是:苦可以咽,气不能泄,脊梁再不能弯第二次。于是我们看到,没有飞机大炮,就用炒面加步枪;没有坦克,就用血肉趟雷区。一样的中国人,十年光景,从“不许抵抗”到“寸土不让”,差别不在武器,在骨头。 今天再看这段,有人说“如果当年东北军硬顶,抗战也许不会打八年”。历史没如果,只有结果。结果告诉我们:把希望放在别人“良心发现”上,不如把保险拴在自己扳机上;把安全交给“国际调停”,不如交给“自己敢打”。抗美援朝的胜利,不是突然开挂,是被“9.18”那一夜吓醒了,吓明白了——退让换不来和平,只能换来加倍的耳光。 写到这儿,想起一句老话:狼来了,手里得有棍;棍丢了,下次狼还来。东北的沦陷,就是那根棍被我们自己扔地上;抗美援朝,是捡回来磨亮,再不肯松手。历史不是过去,是提醒:提醒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分国土,都是有人用“敢打”换来的;提醒我们再富再强,也不能把棍放下。毕竟,谁也不想第三次被“快递”送上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