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还躺在地上没咽气,镇政府工作人员就上门“谈火化”,还没咽气就要拉去火化?这

马俊哲律师 2025-10-13 11:42:17

老人还躺在地上没咽气,镇政府工作人员就上门 “谈火化”,还没咽气就要拉去火化?这还是人干的事吗?到底真相如何?

这件事发生在八月十九号的安徽阜阳颍上县红星镇。有村民发布视频,爆料称镇政府在老人尚有一口气的时候,就派人上门,要求将老人拉去火化。画面中,老人虚弱地躺在地上,门口聚集着几名工作人员,正与家属激烈地争论着什么。视频一经曝光,瞬间点燃了公众的怒火。“毫无人性”、“不顾老人感受”、“把地命当回事”的批评声浪排山倒海而来。面对汹涌的舆情,红星镇政府迅速做出了回应。他们澄清说:这完全是一场误会!大家误解了!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首先,镇政府解释,老人躺在地上,并非无人照料,而是当地的一种习俗——人快去世时,会从床上移到地上。其次,当时工作人员上门,并非要求“立即火化”,而是根据县里推行殡葬改革的一份文件,在进行日常的“入户宣传”,内容是提供免费的遗体接送、火化及骨灰寄存服务。也就是说,官方定性这是一次“恰巧”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进行的政策宣传。

然而,这个“恰巧”真的能解释通吗?在一位长者生命垂危、家人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的时刻,一群政府工作人员登门谈论身后事的处理方式,这种“巧合”是不是太过残忍和不合时宜?这难道不是典型的机械执行、缺乏基本人文关怀的表现吗?难怪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讽刺:这好比向重症病人推销棺材,赢了指标,却寒了人心!

从法律层面看,《殡葬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写得明明白白:火化遗体必须凭死亡证明。别说老人还活着,就算真的离世,没有公安或医疗机构的证明,谁也没权利强制火化。

其实殡葬改革本身是好事,节约土地、倡导文明,但好事为啥办得招人骂?因为政策执行少了 “温度” 这个关键项。法律框架再刚性,也得装着对生命的敬畏。说到底,执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不该用冰冷的指标衡量工作。唯有把 “逝有所安、丧有所尊” 真正刻进心里,政策才能走进群众心里。

0 阅读:2
马俊哲律师

马俊哲律师

分享法律知识、传播正能量、《律战行动》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