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 就在刚刚 巴基斯坦肠子都悔青了 巴基斯坦刚与美国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稀土协议,没想到东方大国就推出了新的技术管制规章,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协助外国进行稀土开采和冶炼。 这事儿听着像戏剧反转,可细琢磨就会发现,巴基斯坦与其说“悔青了肠子”,不如说从一开始就没看清稀土生意的真正门道。稀土这东西从来不是挖出来就能卖钱的石头,而是得靠技术“点石成金”的宝贝,偏偏全球90%的分离提纯技术都攥在东方大国手里,连美国自家的芒廷帕斯矿都得把原矿运过来加工再运回去。 巴基斯坦大概是被1300亿美元的外债压得慌,才把美国的5亿美元当成了救命稻草。可它没算过另一笔账:自家稀土多在俾路支省这些不安稳的地方,恐怖袭击一年好几起,之前土耳其公司的项目都被炸停了,美国企业去调研都怕,光安保费一年就得2亿美元,比开采成本还高。更要命的是,这些稀土纯度才3%,比中国的矿低10倍,没有好技术根本提炼不出能用的东西。 有人说东方大国这是故意“卡脖子”,但翻一下商务部的公告就知道,管制不是一刀切禁止出口,民用且合规的都会批。真正堵死的是“绕道走”的路子——新规里写得明明白白,外国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只要超过0.1%,出口就得中国点头。巴基斯坦想靠美国绕开技术限制,本身就打错了算盘,毕竟美国自己的稀土加工技术还得靠日本和欧洲,根本拿不出全套方案。 这事儿最该拎清的是个误区:别把稀土资源和稀土技术画等号。美国其实不缺稀土矿,可为什么还得从中国买?就是因为提炼成本差太多,中国的开采冶炼成本是美国的60%,日本的50%,这背后全是技术硬实力。北方稀土的串级萃取法能把纯度提到99.999%,这种技术连专利都在我们手里,怎么可能随便让人拿去用。 巴基斯坦签协议前显然没想透这些。它以为找个有钱的美国合作就能盘活资源,却忘了自己既没技术,又没稳定的开采环境,连生产设备很可能都得靠东方大国。现在新规一出,中国企业不能随便提供技术支持,美国那边直接就把在巴基斯坦建冶炼厂的计划搁置了,5亿美元的协议成了纸上画的饼。 更尴尬的是战略站位。巴基斯坦和东方大国本来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伙伴,之前还想找中国企业合作建稀土生产线,结果转头就和美国绑定。现在夹在中间,两边都为难——想靠美国解决债务,可美国帮不了它搞技术;想维持和东方大国的关系,又刚签了对家的协议。 那些喊着“东方大国太强硬”的声音,其实没看到背后的逻辑。美国 earlier 在芯片领域对我们搞封锁,限制高端设备出口,现在我们不过是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维护利益。而且这不是“禁止合作”,而是立规矩:只要不用来搞军工、不危害安全,正常的贸易往来完全不受影响。欧盟后来也着急了,怕影响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中国的稀土技术和产品。 巴基斯坦现在的处境,与其说是被东方大国“摆了一道”,不如说是自己对稀土产业的认知太浅。资源再好,没有技术就是废矿;合作再热闹,找错了方向就是白费力气。这堂课虽然代价不小,但至少能让人明白:在全球产业链里,真正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签协议换来的,而是靠握在手里的核心技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国对美稀土 稀土出口限制 中方稀土战略 美国稀土订单 美国稀土战略 稀土出口禁令 美国稀土
惊爆就在刚刚巴基斯坦肠子都悔青了巴基斯坦刚与美国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稀土协
老炮儿
2025-10-12 19:23: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