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既是说给中国的,也是说给美国的! 英伟达的黄仁勋,对着镜头,几乎是摊牌了: “中国现在只差我们几纳秒” 这话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再也装不了了,人家快追上来了,十万火急! 黄仁勋这句透着焦灼的话,让全球科技圈都跟着紧张起来。 放在几年前,这话没人敢信,当时英伟达在 AI 芯片领域就是绝对的 “老大”,手里的 A100 芯片被当成行业标杆,甚至放话就算对手芯片白送,客户也得买他们的系统。 那时候中国市场更是英伟达的 “钱袋子”,贡献了不少营收,全球份额一度冲到 95%,几乎垄断了市场。 我国的改变是从美国的技术封锁开始的。 他们觉得卡着 EDA 工具、光刻机这些关键东西,就能把中国芯片困在原地。 没想到这反而逼出了中国的韧劲,中芯国际没拿到最先进的 EUV 光刻机,就用手里的 DUV 设备搞多重曝光技术,硬是做出了等效 7nm 的芯片,后来连 5nm 都有了动静。 2024 年一年,昇腾的全球份额就从 3% 飙到 27%,把英伟达拽到了 58%。 到 2025 年一季度,昇腾在中国市场的占比都到 38% 了,字节跳动一下就订了 10 万台,连沙特的订单都被抢走不少。 英伟达急得没办法,只能给中国市场推 “阉割版” 芯片,性能砍了不少,但没想到随后爆出H20芯片丑闻,国家网信办甚至约谈了英伟达公司。 这次黄仁勋在采访里说了实话,他表示中美之间 “几纳秒差距”,让人明白中国芯片和过去早已不同。 他还怼了那些质疑中国的声音,说觉得 “中国永远造不出 AI 芯片” 是荒唐的,认为 “中国没有制造能力” 更是说错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制造业。 能看出黄仁勋的着急不是装的,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中国市场丢不得。 可如今我国芯片发展越来越稳定,英伟达在中国的影响远不及从前。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 AI 工程师,行动又快,现在不光芯片能造了,产业链也在慢慢补全,华大九天推出了全流程 EDA 工具,晶瑞电材的光刻胶也通过了中芯国际的验证。 这些变化让英伟达再也不能躺着赚钱,以前觉得能靠技术壁垒稳赢,现在得天天盯着中国的技术动态。 他那句 “认为中国永远造不出 AI 芯片是疯了”,既是警告美国政客,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毕竟芯片这生意离不开市场,中国的 AI 基础设施需求是万亿级的,丢了这块肥肉,英伟达哪扛得住。 黄仁勋的摊牌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科技霸权的虚弱。 以前总说芯片垄断像美元一样牢不可破,现在看来,只要找对方向发力,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中国这几年的进步不是偶然,从光伏到高铁,再到现在的芯片,每次被卡脖子,最后都能靠自己站起来。 当然,我们也得清醒,现在的差距还是有的,美国在先进制程的良率、芯片设计的底层架构上还有优势。 但黄仁勋的话已经说明,中国芯片已经从 “能用” 变成了 “好用还便宜”,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是最实在的突破。 这种越封锁越强大的韧性,才是中国发展的底气。 那些曾经被认为迈不过去的坎,如今都成了垫脚石。 黄仁勋的 “几纳秒” 论断,既是中国的勋章,也是给世界的提醒:技术垄断挡不住发展的脚步,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道。
这话既是说给中国的,也是说给美国的! 英伟达的黄仁勋,对着镜头,几乎是摊牌了:
凭栏观望史
2025-10-12 16:46:52
0
阅读: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