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账本”曝光:占北京黄金位置,斥35亿建成的“鸟巢”,自从建成后,每年光维护

朦胧烟雨楼 2025-10-12 12:33:02

鸟巢“账本”曝光:占北京黄金位置,斥35亿建成的“鸟巢”,自从建成后,每年光维护费就高达8000万,甚至被外媒断言“注定荒废”,那么事直至今日,鸟巢究竟是赚是赔了?   这座占着北京黄金地段的建筑,当年花了 35 亿才建成,建成后每年光维护费就高达 8000 万,有人算过账,光是设备更新、电费、税费这些杂项,就足以成为沉重的包袱。那时不少外媒断言,它迟早会步悉尼某些奥运场馆的后尘,最终荒废拆除。   奥运会结束后的头几年,这样的担忧似乎要成真。场馆空置过一段时间,即便重新开放,收入也并不稳定。早期主要靠旅游门票撑着,一张票 50 块钱,虽然一度吸引了大量游客,但新鲜感褪去后,收入就开始下滑。运营方很快发现,单靠 “打卡式” 旅游根本养不起这座庞然大物。   转机出现在运营思路的转变上。他们开始给鸟巢增加新玩法,不光能参观,还能走上屋顶体验高空观光,场馆里也多了奥运主题馆、蜡像馆这些新去处。更关键的是,他们打开大门迎接各类活动,演唱会、赛事、庆典都往这里搬。   现在的鸟巢,早已不是单一的体育场。2024 年一年就办了 39 场大型演唱会,场均观众超过 5.5 万人,观演总人数突破 216 万。   要知道,在这里办一场演唱会,单日租金就高达 300 万到 360 万,像汪峰当年因为搭拆台时间长,租金打折后还花了 800 万。光这一项收入,覆盖每年的维护费就绰绰有余。   旅游这边的成绩单同样亮眼。截至 2023 年中,鸟巢和旁边的水立方加起来接待了 2.58 亿人次游客,旅游收入早就过了亿。更不用说它还承接冬奥开闭幕式,成为全球唯一的 “双奥开闭幕式场馆”,国际奥委会都夸它是可持续利用的典范。   要是只算财务账,这些年的收入早已让鸟巢摆脱了亏损的帽子。但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建造时自主研发的特种钢材,后来用到了高铁、桥梁这些国家工程上;和水立方、奥森公园连在一起,形成了北京的文旅黄金三角,每年能拉动上百亿消费。   从汶川地震周年纪念到建党百年庆典,这座建筑里装着太多国民记忆。如今走在北京街头,提起鸟巢,有人会说去看了演唱会,有人会说带孩子去参观了奥运场馆,很少再有人提起当年 “注定荒废” 的预言。   这笔账其实很好算。35 亿的投入换来了一座不会贬值的城市地标,8000 万的年费撑起了常年的活力。你觉得这样的鸟巢,是赚了还是赔了?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  

0 阅读:224

猜你喜欢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