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步步紧逼,中国一退就是万丈深渊? 如果不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强大支撑着,第三次"侵略战争"早打进来了! 这种说法听着热血,细想却满是对当下国际格局的误读。真以为现在还是1840年?洋枪洋炮架在门口就能逼签条约? 时代早变了。美国海关的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他们自中国进口占比70%以上的产品就有1580亿美元,这些商品找替代来源都难 。我家楼下超市的小家电区,一半以上贴着"中国制造",价格比东南亚产的低三成,这就是美国消费者离不开的现实。 所谓"第三次侵略战争"更是站不住脚。如今的大国博弈早不是军事对抗那么简单,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都承认,竞争核心早转向了技术与供应链。他们连对中国加征关税都瞻前顾后,因为真断链了,美国自己的工厂先停摆。 再说"一退就是万丈深渊"?这完全低估了中国的博弈智慧。美国去年把对华关税加到125%,结果转头就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等1850亿美元商品,还不是因为中国产的这些东西比其他地方便宜75%? 中国从不是被动退让,而是主动布局。你看复旦大学刚研发出的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直接攻克了存储速率的世界性难题 。这就是应对技术封锁的最好答案——别人卡脖子,我们就自己造钥匙。 美国拉着加拿大、墨西哥搞"北美堡垒",想联合抵制中国商品,可墨西哥对美顺差涨多少,对华逆差就涨多少 。中国的产能通过第三方照样进入美国市场,这操作比硬顶要高明得多。 真正的实力从不是靠"不退"撑场面。是工厂里不停运转的生产线,是实验室里凌晨不灭的灯光,是超市货架上性价比十足的国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比喊口号管用百倍。 中国的应对里,有坚守更有变通。保留10%的反制关税,既回应了美国的施压,也给贸易磋商留了空间 。这哪是"退让"?分明是步步为营的智慧。 现代国际竞争里,谁掌握核心技术、谁控制关键供应链,谁就有话语权。中国在二维闪存芯片上的突破,在5G领域的领先,都是最好的底气。 与其说"一退万丈深渊",不如说"实力够硬就不怕路险"。美国的紧逼固然烦人,但也倒逼我们更快成长,这或许就是博弈背后的另一种收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中美关系 中美谁更胜一筹
美国被中国一连串组合拳打懵了的美国,好像有点缓过劲来了。日前,副总统万斯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