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外交上的最大失误,或许就是阻止中国完成统一。现在总有美国人

芸霄记史 2025-10-12 10:50:56

近三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外交上的最大失误,或许就是阻止中国完成统一。现在总有美国人捶胸顿足,抱怨美国精英为啥不在三十年前遏制中国,那中国肯定无法发展成今天的样子。说实话,“如果美国三十年前遏制中国,今天就……”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在对华问题上,美国的精英们其实没犯多少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国共之间曾有三次密谈,核心都是探讨台湾以高度自治的形式回到中国的框架中,蒋介石甚至一度愿意让蒋经国出任台湾省省长,自己回大陆安享晚年。   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承诺台湾原有体制、生活方式不变,中央不派军政人员驻台,并为台湾在中央政府中留出席位,这样的条件可谓前所未有,但局势始终没能突破枷锁。     进入九十年代,大陆还在摸索经济改革,地方利益分散,思想混乱,西方制度被很多人盲目崇拜。   台湾经济那时早已领先,若贸然实现“和统”,其影响力很可能倒灌内地,美国如果顺势操作,就能通过台湾入手,对大陆展开文化与经济渗透,“和平演变”可能自然成形。   就算失败,内部也会长期拉扯,“造不如买”的思想会根深蒂固,中国极可能陷入持续依赖的陷阱。   可美国没有选择这条潜移默化的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力正盛,从尼克松的“联中抗苏”,到老布什的制裁孤立,再到克林顿的强硬外交,都体现出一种惯性的傲慢。   克林顿政府制造“银河号”事件、台海危机,甚至公开推动“和平演变”,打算让中国在内部瓦解。   那时候,美国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中国只有几百美元,他们坚信文化与舆论攻势足以让中国低头。     事实却恰好相反,越是被围堵,中国越被逼出韧性。美国的航母威慑没有带来屈服,反而点燃了民族危机感。   北约1999年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成为压抑情绪的爆发点,统一的未竟事业成了一种凝聚的力量,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要让国家强起来,正因为统一尚未完成,这成为中国持续自我强化的最大动力。       2001年,中国加入WTO,很多人说那是美国的战略错误,不到十年,中国工业产值反超美国。   其实美国原想通过规则管理中国,却没料到这个体系反倒推动了中国的制造业升级,美国随后又主导《瓦森纳协定》,想靠技术封锁让中国永远只能打螺丝,但封得越紧,中国科技突破得越猛。     2011年之后,美国调整思路,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推TPP想把中国排除在外;特朗普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退出TPP,转而发起贸易战。   可全球供应链早被深度绑定,美国想脱钩却脱不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如果要给这几十年的对华政策定一笔账,那么他们最大的误判,就是当年阻止中国完成统一。   那本是一个可以被他们轻易利用的突破口,但他们放弃了这条成本最低的路线,偏要用武力与制裁逼压中国,结果刺激出一个志在自立的民族。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