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军中央司令部宣布 10月11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布拉德·库珀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不会向加沙地带派驻地面部队。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激起三层浪。 第一层浪,砸在加沙老百姓的心上。过去两年,他们听惯了战机轰鸣,如今第一次听见一个大国明确说不派兵,哪怕只是口头承诺,也足够让废墟里的小孩睡个踏实觉。 第二层浪,拍在以色列的脚背上。以军刚签完第一阶段停火协议,正琢磨怎么体面撤军,美军这一嗓子等于告诉全世界:别指望美国大兵替以色列站岗,内塔尼亚胡得自己想办法把屁股擦干净。 第三层浪,涌向中东其他国家的桌子底下。土耳其、埃及、卡塔尔一直在搓手,想派自家部队进加沙刷存在感,美国这一退,等于把舞台灯留给阿拉伯兄弟,谁想唱主角就得自己掏腰包,背风险。 三件事连在一起看,就能明白美国的算盘:不派兵,却要在以色列建协调中心,派两百名懂运输,懂后勤和懂规划的军人坐镇,表面是监督停火,实际是遥控战后重建的招标单。水泥、药品、学校、医院,每一张合同都得经过美国人的Excel表。兵不血刃,却能把利益揣进口袋,这就是库珀嘴里说的维稳。 可是哈马斯已经放话,拒绝任何外国监管机构接管加沙。美国不派兵,哈马斯当然高兴,可如果协调中心天天在以色列发号施令,哈马斯会不会觉得这是换汤不换药?停火协议就像刚出锅的饼,表面金黄,里面还夹生。万一哪天又打起来,美国会不会改口说情况有变,还是坚持不派兵?历史告诉我们,大国的承诺有时像风筝,风一吹就偏。 我的看法很简单,只要加沙人自己选出的政府没站起来,谁派兵,谁不派兵都是外人搭台。台子搭得再漂亮,戏终究得加沙人自己唱。 希望下一次头条,主角不再是美军司令,而是加沙的老师、医生、电工、学生,他们站在废墟上大声说:我们回来了,这一次不用别人替我们活着。
明明是自己签了投降协议,哈马斯说自己又赢了,而且赢的很麻。哈马斯的逻辑是这样的: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