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总统突然宣布了! 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制药巨头阿斯利康达成协议,后者承诺大幅降低美国患者药品价格,以换取三年制药行业关税豁免。 特朗普政府本次主动公布与阿斯利康达成的协议,释放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控制药品价格,已成为美国政府在连任周期内的重要民生议题。 长期以来,美国药价居高不下的问题始终是两党争论不休的焦点,民众抱怨连连,医保体系不堪重负。 而在这个时间点,特朗普选择以“降价换关税”的方式进行突破,实则是一种现实主义操作。 因为美国政府并不直接控制药价,它依赖的是市场博弈和政策杠杆。而阿斯利康作为跨国制药公司中的重量级选手,其在美国市场的布局和影响力,使得这场协议的意义远超单一企业层面。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种模式会被特朗普选择。一方面,美国的药品价格问题由来已久,背后是复杂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定价机制。 在美国,药品价格并不由政府统一定价,而是由制药公司、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提供商共同博弈决定。 这就造成了药品价格普遍偏高,尤其是专利药,几乎没有议价空间。传统的价格调控手段在这样的制度下效果有限。 而通过关税这种间接手段施压企业,让企业主动让利,反而成为一种更符合市场规则的路径。 特朗普的“商人思维”在这方面就体现得非常典型,用政策换市场、用豁免换降价,既不违背自由市场逻辑,又能实现民生改善的政治目标。 另一方面,从阿斯利康的角度来看,签署这份协议显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毕竟,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之一,关税豁免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制药公司而言,都是不可小觑的利益。 而更为关键的是,此举可以提升阿斯利康在美国政府和市场中的形象和话语权。在全球医药供应链逐渐趋向多极化、区域化的背景下,主动与政策制定者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无疑是一种战略上的提前布局。 阿斯利康此举既展现了其灵活的市场适应能力,也反映了其对全球药品市场格局变化的敏锐判断。 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还透露出美国政府对本国制造业和产业链的重新审视。在新冠疫情之后,美国对供应链安全问题尤为敏感,特别是在医疗和制药领域。 此次关税豁免,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鼓励外资企业继续在美投资、生产、研发的信号。通过政策工具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回流美国,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 总的来说,这次特朗普与阿斯利康之间的协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政府在多重压力下一次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回应。它既是对当前药价问题的应急处理,也是对未来医药市场治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素材来源:特朗普“关税大棒”奏效:已与阿斯利康达成协议,降低美国药价! 2025-10-11 07:57·财联社
中国一步不退,特朗普称难以置信,其官员称3亿美国民众已准备好这两天,全球金融
【123评论】【1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