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中国走出的发展路子,让美国实在难以接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却说了一句大实话:中国根本不是敌人,它只是靠着真本事做成了世界老二,而这恰恰成了美国无法接受的现实。 美国过去总觉得,国家要发展就得走 “美国模式”:靠资本扩张、金融垄断,把制造业转移到低成本国家,自己掌控高端技术和定价权。 可中国走的是 “实体经济 + 技术自主” 的路子,一边把制造业做扎实,从家电、手机到高铁、新能源汽车,一步步把产业链做全做深;一边砸钱搞自主研发,5G、新能源电池、半导体制造这些领域,硬是从 “跟跑” 追到了 “并跑” 甚至 “领跑”。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 年上半年还出口了 230 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 45%,而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在靠政府补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连 30% 都不到。 这种 “靠实业起家、靠技术突围” 的路子,跟美国靠金融和技术垄断赚钱的模式完全不同,直接戳中了美国的 “痛点”。 美国最难受的是,中国的发展路子让其他国家看到了 “另一种可能”。过去美国总拿着 “民主叙事”“市场化改革” 当模板,逼着其他国家照着改,不改就扣上 “不接轨” 的帽子,甚至搞制裁。 可中国不一样,不输出模式,只靠合作共赢 —— 帮非洲建铁路、帮东南亚搞电网,不是像美国那样附加政治条件,而是看对方需要什么就帮什么。 埃塞俄比亚的亚吉铁路,中国帮着建成后,让当地物流成本下降了 30%,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老挝的中老铁路,直接让老挝从 “陆锁国” 变成 “陆联国”,2025 年上半年跨境货运量突破了 100 万吨。 这些合作让越来越多国家发现,“原来不跟着美国走,也能把经济搞起来”,美国过去那套 “唯我独尊” 的规则,一下子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里就提到,“中国的发展合作模式,正在削弱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这比中国的经济规模更让美国焦虑”。 更让美国坐不住的是,中国的发展路子正在动摇美国的 “技术霸权”。美国过去靠掌控高端技术,比如芯片、航空发动机、生物医药,躺着赚高利润 —— 一块高端芯片,美国企业赚走 80% 的利润,其他国家只能赚点组装的辛苦钱。 可中国偏要在这些 “卡脖子” 领域突破,华为的 5G 技术打破了美国高通的垄断,宁德时代的新能源电池占据全球 37% 的市场份额,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还成了不少国际车企的首选。 2025 年中国芯片自给率已经达到 40%,虽然还没追上美国,但已经让美国的芯片企业慌了神 —— 英特尔、高通今年都在游说美国政府,希望放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怕再这么封锁下去,中国自己的芯片技术成熟了,他们就彻底没市场了。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就说过,“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本质上是怕中国的技术突破,让美国失去靠技术垄断赚钱的好日子”。 还有个关键问题,中国的发展路子不搞 “零和博弈”,这跟美国的 “霸权思维” 完全相悖。美国过去搞发展,总想着 “我赢你输”,看到哪个国家发展快了,就搞点小动作打压,可中国搞 “一带一路”,不是要跟美国抢地盘,而是要把蛋糕做大。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 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双方都能分到好处。 这种 “共赢思维” 让美国的 “对抗叙事” 越来越没人信,连美国的盟友都开始跟中国搞合作,德国的大众汽车在安徽建了新能源汽车工厂,法国的空客在天津扩大产能,这些都让美国想拉着盟友 “围堵中国” 的计划,变得越来越难推行。 其实美国不是没意识到问题,只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模式出了问题。斯蒂格利茨就说过,“美国与其花心思打压中国,不如想想怎么解决自己的问题 —— 制造业空心化、贫富差距扩大、基础设施老化,这些才是美国真正的麻烦”。 可美国现在的做法,却是把中国当成 “替罪羊”,一会儿说中国 “产能过剩”,一会儿说中国 “技术偷窃”,本质上是想通过打压中国,掩盖自己发展的困境。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的发展路子已经越走越稳,不管美国怎么打压,该搞的技术突破还在搞,该做的合作还在做。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艰难,看似暗淡的其实蕴藏着无限可能。美国的死咬,已经成了推手。逼得中国不得不自我革新,敢于“硬刚”。这不止是胜负的问题,更是制度和思想的较量。 美国要是一直抱着 “怕中国路子走通” 的心态,继续搞对抗,最后可能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毕竟世界上没有哪种发展模式是 “唯一正确” 的,中国的路子能走通,靠的是实事求是、互利共赢,这不是美国想打压就能打压下去的。 信源:美国经济学会官网
为什么美国现在死咬中国不放?美国经济学家说过一句大实话: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中国走
烟雨评社
2025-10-11 16:48:45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