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麻烦看

傲世狂尊凌九霄 2025-10-11 15:38:09

美国商会对我们非常愤怒!美国商会表示,必须对中国来硬的,不能轻信中国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0月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商会在9月份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责中国“系统性地颠覆”25年前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把市场改革和减少国家干预全都抛在脑后,用激进的产业政策和强制技术转让来打造一辆“经济战车”。 这套说辞看起来气势汹汹,但仔细分析,很多内容都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些逻辑漏洞和双标。 先说“违背WTO承诺”这一点,美国商会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要逐步放开市场、减少政府干预,但现在这些承诺似乎都被抛掉了。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平均进口关税从19.5%大幅降到7.4%,比当初承诺的9.8%还低,这个税率已经接近欧盟水平。 而且,中国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的行业达到120个,比当初承诺的100个还多出20个。 更重要的是,2025年9月,中国明确表示未来在世贸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主动承担更多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 对比美国本身,却频繁挥舞关税大棒,破坏全球供应链,并在WTO中拖延和阻碍争端解决机制,谁在破坏规则,其实一目了然。 接下来是产业政策问题。美国商会指责中国产业政策过于激进,政府对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等关键行业大力扶持,扭曲市场竞争。事实上,中国的产业政策非常透明。 2019年中国在产业政策上的支出约2480亿美元,占GDP约1.73%,算上政府采购等支出,总额约4.9%。 美国自己呢,《芯片法案》投520亿美元补贴本土企业,《通胀削减法案》新能源补贴更高,十年累计近3700亿美元,但美国商会却把中国的合理扶持称作“激进”。显然,这是典型的双标。 再说“强制技术转让”,美国商会表示,中国通过合资或建厂要求美国企业转让技术,让外企成为“免费的技术老师”。 这听起来吓人,但实际上中国早在2019年就立法禁止强制技术转让,并出台了《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细则》,明确保护外企知识产权。美国企业在华的合作,大多是自愿性质的商业行为。 数据显示,95%的美企在华盈利,每年利润高达500亿美元,这说明市场本身有吸引力,并不存在所谓系统性强制。换句话说,美国商会把产业升级的压力嫁祸给中国,实质上是借口。 还有国家安全法“不透明”的指责,美国商会认为,中国法律不透明,可能损害外企利益。 但事实是,中国政府曾专门向外企和外交代表宣介法律条文与立法精神,明确法律主要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极少数行为,同时保护绝大多数企业合法权益。 对比美国,拜登政府上台后新增超过200家中国实体进黑名单,美国自己动辄长臂管辖,限制全球企业经营,这才是真正的黑箱操作,中国在透明度和合法性上远比美国规范。 那美国商会为什么这么愤怒呢?其实根源很明显:中国产业升级太快,美国企业感觉压力大。25年前,中国加入WTO时还只是一个低成本加工国,市场份额和利润几乎由美国主导。 如今,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高端领域快速崛起,抢走了部分市场和利润。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卖出640万辆,占全球60%市场,对美出口增长35%,美国造新能源车的锂电池72%要从中国进口。 这让美国商会很焦虑:一方面企业依赖中国市场赚钱,另一方面又害怕产业被挤压,心态矛盾得很。 更重要的是,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 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美国出口支撑了国内100多万个就业岗位。美国企业在华投资额接近1000亿美元,苹果在中国一年赚850亿,特斯拉上海工厂占全球产能40%。 市场和利润都在这里,美国企业不是在吃亏,而是在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美国商会的愤怒,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产业崛起的担忧和嫉妒,而不是规则问题。 其实,美国商会的指控背后还有政治动机。 美国一些政客打着“国家安全”旗号,要求增加预算、限制中国半导体发展,把中国当成提款机;同时鼓吹“脱钩”,但零售业、制造业和进口商都知道,高关税和技术封锁最终伤的还是自己。 美国商会在舆论场上吵得凶,其实也只是掩盖自己的逻辑漏洞和利益受损的不满。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谈判可以,但不怕对抗,不会因为几份报告或指责就停下产业升级的步伐。中国市场仍然开放,法律和政策透明,知识产权受保护,同时坚持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发展。 中国不会因为外部压力停止发展,也不会被迫改变自身产业战略。事实和数据已经说明问题:中国遵守承诺、合理扶持产业,美国的双标才是现实。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傲世狂尊凌九霄

傲世狂尊凌九霄

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