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两党互掐,孙玉良:这种“周期性病灶”是个肿瘤】
在华盛顿这个政治剧场里,灯光还亮着,但演员们早已散场。美国政府再次“停摆”,联邦机构陷入沉寂,机场广播里传出的不是航班信息,而是国土安全部长的“甩锅声明”。这一幕在美国历史上已上演过几十次,如今只是又一次重播。只是这次,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面子——党派面子。
10月9日,参议院的临时拨款法案再次受阻。共和党提案、民主党反对、众议院不表态,整个国会像一台卡币的自动贩卖机——钱塞进去了,饮料却始终掉不出来。参议院本周决定不再投票,这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停摆”还要多挺几天。机场安检员无薪上岗、航班延误、纳税人骂声一片,而华盛顿的政客们却继续玩着他们的对峙游戏。
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杰弗里斯站在国会大厦的台阶上,一边批评共和党“陷入立法疯狂”,一边呼吁“回到谈判桌”。这话听起来像是要恢复理性,但在美国政治的语境里,“回到谈判桌”更像是一种客气的骂人方式。共和党人并没有听进去,他们依旧认为——问题不在自己,而在民主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干脆宣布延长休会时间,理由是“我们的工作已经完成”。一句话:先让参议院通过再说。
于是,整个国会成了一个推责的回音室。每个政党都指着对方说:你挡着美国前进的路。没人承认这场停摆是谁的错,也没人愿意第一个低头。对他们来说,政府能不能开门不是重点,赢得媒体镜头里的那一秒才是。
就在国会陷入僵局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开始在全国机场播放视频。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在屏幕上义正词严地指责民主党,说他们“拒绝为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导致运输安全局员工无薪工作。这段视频在候机大厅循环播放,像一场带有政治广告味道的“危机秀”。人们一边排队过安检,一边听着部长指责另一半美国的同胞。政治与日常被糅合成一锅冷汤,味道淡而刺鼻。
这已经是政府停摆的第9天。根据报道,约1.3万名空中交通管制员、5万名运输安全管理局员工依旧必须上班。他们的工资暂时被冻结,唯一的报酬是“感谢你的奉献”。美国机场的航班延误开始蔓延,病假申请也在上升。有人说,这是一种“无声抗议”,更多人则干脆选择沉默,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场政治游戏里,他们只是背景音。
在美国,政府“停摆”已不是新闻,而是一种周期性病灶。每次预算僵局都像是一场仪式:先是党派互掐,再是舆论分裂,最后是民众买单。过去几十年,美国政治的妥协机制一点点被掏空,取而代之的是表演式的斗争。政客们越争,电视镜头越多,民调支持率越能稳住。政府的功能退居二线,政治的戏剧性登上舞台中心。
这一次的停摆,表面上是临时拨款法案的争议,实质上是2026选战的前哨战。共和党想塑造“财政守护者”的形象,拒绝让民主党扩大预算;民主党则指责共和党“挟持政府”。双方都明白——关门只是手段,选票才是终点。只不过,这个手段的代价太大:从机场到边境口岸,从国家公园到科研机构,一切都被迫暂停,美国人每天都在为这场政治拉扯付出真实的时间成本。
有人说,美国政府的停摆是世界上最文明的“罢工”,因为它没有暴力,也没有流血。可如果一个政府连给自己发工资都做不到,那文明只是表面。如今的华盛顿更像一间被锁死的会议室,门外的民众焦躁等待,门内的议员还在比谁的喊声更大。
这场僵局的荒诞还在于——所有人都知道怎么解决。拨款法案只要稍作让步,政府马上能重启。但在美国政治的逻辑中,退一步就意味着“软弱”。于是,没有人愿意迈出那一步。两党都在等对方先眨眼,结果是整个国家被拖入集体的睁眼梦游。
机场的广播还在播放那段视频,旅客的行李车推过空荡的安检口。一个国家的运转,竟被几张选票、几句口号堵在国会的门外。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世界最强民主”的含义:强在哪里?民主又剩下什么?
美国的政治正在变成一种仪式性的自我消耗。每一次停摆,都像是一次权力的自我展示——证明我能让政府停下,也能让它重新运转。问题是,这样的游戏已经开始透支信任。华盛顿看似热闹,实则空心;看似分歧激烈,实则套路重复。
或许,这就是当下美国政治最真实的写照:政府关门不是意外,而是制度的一部分,是一场被包装成“责任之争”的表演。政客们在聚光灯下斗嘴,人民在荧幕前看戏。结局早已写好——不是谁赢谁输,而是美国继续为自己的分裂买单。
机场的候机大厅里,人们依旧盯着屏幕,听着部长的声明。外面的航班延误了,天依旧灰暗。华盛顿那头,国会议员或许正端着咖啡,看着同样的新闻。他们会说:民主正在运作。可对于那些无薪工作的普通人来说,这种“运作”,更像是一场慢慢冻结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