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一知名温泉场所“稻村崎温泉”贴出公告称,今年1月29日,一名中国男性旅客不满被纠正入浴礼仪,竟将2升未稀释的沐浴乳倒入浴池,导致其他使用者不适,也让温泉被迫暂时关闭。 大河网10月10日报道,最近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的稻村崎温泉在中国网络上火了。 不过不是因为它那有“黄金之汤”美称的金色温泉水,也不是能眺望富士山和江之岛的好景致,而是一张贴在店里的中文公告。 公告里说,今年1月29日上午11点左右,有位中国顾客因为不满别人提醒他遵守入浴礼仪,气冲冲地把两瓶总共两升的未稀释沐浴乳倒进了浴池。 这一下可麻烦了,池水被弄得脏兮兮的,其他正在泡温泉的人都觉得不舒服,温泉店没办法,只能暂停营业,好好清理浴池。 熟悉日本温泉的人都知道,泡温泉有不少老规矩。 稻村崎温泉在公告里也特意提了,说日本的温泉沐浴有古老传统,泡之前必须在淋浴间把身体彻底冲干净,绝对不能把沐浴乳或者毛巾带进浴池里。 这次出了这种事,店里除了清理浴池,还加贴了中文的警示标语,想提醒大家别再犯类似的错。 公告被传到网上后,评论区一下子就炸了,各种声音都有。 不少人把矛头对准了那位倒沐浴乳的顾客,说他这种行为太没素质,是故意破坏公共设施,还让其他中国游客跟着受牵连,损害了中国游客的整体形象。 还有人想起了别的事,说之前国庆期间在日本坐公交,见过中国大妈直接坐在公交车的扶手上,旁边的日本人看不过去,还专门起身给大妈让了座,每次看到这种事,都觉得特别尴尬。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他们觉得,那位顾客的行为只是他个人的问题,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都有这种习惯。 更有人注意到公告是用中文写的,觉得温泉店这么做有点刻意,分明是在歧视中国游客。 毕竟,哪个国家都有不守规矩的人,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错,就专门用某一种语言发公告提醒,这很容易让人觉得被针对了。 除了对温泉店和游客的讨论,还有人提出了更细致的疑问。 稻村崎温泉进去不用看护照,付了钱就能进,那店里是怎么确定那位顾客是中国人的? 而且那位顾客明明能用英文跟工作人员沟通,却偏偏说自己除了中文之外不会别的语言,之后还大喊“我没做那种事”,然后赶紧走了。 这些矛盾的地方让人忍不住怀疑,他会不会是故意打着中国人的旗号,想逃避责任? 类似的争议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每次有中国游客在国外出现不文明行为,总会有人把“个体”和“群体”绑在一起说。 少数人的不当行为,却让遵守规矩的同胞背上“不文明”的标签,这本身就不公平。 更让人无奈的是,偏见的形成往往很容易,可能一个负面事件就能让人对某个群体产生不好的印象,但要消除这种偏见,却需要很多人长时间用文明的言行去慢慢弥补。 那位顾客在温泉店的做法确实不对,破坏了公共秩序,影响了其他人的体验,也给国家形象抹了黑。 出门在外,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不只是代表自己,往往会和国家形象不知不觉地连在一起。 不管是去哪个国家,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规矩,注意自己的言行,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在维护我们自己和国家的形象,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这哪是旅馆,是陷阱!日本冈山这事儿,看得人后脖颈子发凉。一个51岁的旅馆老
【85评论】【1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