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相是,我们正踩着俄罗斯 3000 亿资产被冻结的血泪教训,抢在美国信用崩盘前跳船!可再看日本,揣着 1.15 万亿美元美债当宝贝,7 月还追加 38 亿增持,成了下一个,即将被美国 “活埋” 的陪葬品! 2023年7月,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让市场哗然:这个手握全球最大规模美债的国家,非但没有跟随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反而逆势增持38亿美元美债。 此时,日本持有的美债总额已飙升至1.1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2%。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同月,中国连续第四个月减持美债,持仓规模降至8354亿美元,创下14年新低。 这场“一增一减”的对比,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战略判断。时间倒回2022年2月,俄罗斯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被西方冻结的场景,至今仍是国际金融史上最触目惊心的案例。 当时,莫斯科外汇储备中超过半数的美元资产瞬间化为乌有,卢布汇率暴跌40%,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这场“金融核弹”的爆炸,让所有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都不禁打了个寒颤。 中国显然比其他国家更早读懂了这场危机的信号。从2022年4月开始,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就进入持续下降通道。 今年前七个月,中国累计抛售美债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净卖出近5亿美元。这种“断舍离”的果断,与日本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不仅没有减持,反而成为美债的最大海外买家之一。 日本的选择看似矛盾,实则有其历史包袱。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东京在金融政策上长期与华盛顿保持高度同步。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就是美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这种“战略依赖”已深入骨髓。 更关键的是,日本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比高达84%,其中绝大部分是美债。这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在美元信用尚可时能获得稳定收益,但当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持续扩大时,风险就变得不可控。 反观中国,其外汇储备结构早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元资产占比从2015年的65%降至目前的58%,欧元、日元等货币资产占比相应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本币结算协议,正在构建一个去美元化的贸易网络。 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处理业务量同比增长46%,覆盖181个国家和地区。这种“软脱钩”策略,既避免了与美国的直接冲突,又为自身金融安全筑起了防火墙。 市场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当日本7月增持美债的消息传出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应声下跌1.2%,创下三个月新低。而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却保持相对稳定,甚至在部分时段出现升值。这种“用脚投票”的结果,正在重塑国际投资者对中美两国的信心。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美债博弈已经超出经济范畴。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财年前十个月,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已达1.7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 随着美债规模持续膨胀,美国维持信用成本的代价越来越高。当某个临界点到来时,最先遭殃的必然是那些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上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因过度依赖美元债务而陷入“失去的十年”;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那些外汇储备结构单一的国家遭受重创。 如今,当美国债务危机进入倒计时阶段,日本的选择是否会重蹈历史覆辙?而中国的提前布局,又能否为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新的金融安全之路?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远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候。但可以确定的是,当美国信用崩盘的那一天真正来临,那些还在美债深坑里的人,终将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对于这场金融博弈,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信源:证券时报《7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东大正在加紧逃离;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操作?错了!真
鉴清评趣
2025-10-11 09:4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