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美食博主接到一位“铁粉”热情推荐,专程前往探店,点菜时,她特意拿出手机里

洋仔说法 2025-10-10 23:53:37

上海,一美食博主接到一位“铁粉”热情推荐,专程前往探店,点菜时,她特意拿出手机里的菜品照片,年轻店员凑近细看后笃定地说:“就是菜单上88元这道。”不料,结账时,博主愣住了,那道菜竟标价358元。餐饮店负责人解释:“新来的店员点错了,我们临时从外卖平台买的活蟹,菜都做好了,得补270元差价。”更让博主不解的是,用餐期间点的米饭和王老吉也被上成了双份,而将一瓶王老吉换成价格更低的苏打水后却仍被原价结算。事后,博主发现那位信誓旦旦说关注她许久的“粉丝”,实际仅关注两天就已取关。   据环球网10月9日报道,宝女士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社交账号运营者,她的账号专注于美食探店和生活方式分享,拥有很多忠实粉丝。   每天,宝女士都会收到大量粉丝的私信和推荐,其中不乏真诚的建议和热情的支持。   2025年10月初,一位自称是宝女士“铁杆粉丝”的网友通过私信联系她,推荐了一家餐饮店,并附上了一张菜品图片,是一道色泽诱人的蟹类菜肴。   这位粉丝在私信中写道:“宝姐,这家店的这道菜才88元,性价比超高,你一定要去试试!”   宝女士被这份热情打动,加上她正计划更新一期探店视频,便决定前往体验。   宝女士特意保存了粉丝发来的图片,心想如果这道菜真的如粉丝所说物美价廉,不仅能做一期精彩内容,还能回馈粉丝的推荐。   然而,她没想到,这次探店会演变成一场令人心寒的纠纷。   事发当天,宝女士独自前往那家餐厅,一名年轻店员热情地迎上来,宝女士便拿出手机,展示粉丝推荐的那张菜品图片,问道:“请问这道菜在菜单上是哪一款?价格是多少?”   店员仔细看了看图片,翻动菜单后指着其中一页说:“这就是我们的招牌蟹菜,标价88元。”   宝女士反复确认:“你确定是这张图片上的菜吗?食材和分量都一样?”   店员点头肯定:“没错,就是它,活蟹现做,味道鲜美。”   基于对店员的信任,宝女士点了这道菜,同时还点了一碗米饭和一瓶王老吉饮料。   大约一小时后,菜那道“招牌蟹菜”端了上来,宝女士隐隐觉得不对劲,图片上的蟹看起来更饱满,而眼前的这道菜分量似乎小了些。   但她以为只是拍摄角度问题,便继续用餐。   用餐结束时,宝女士叫来店员结账,店员递上账单,她扫了一眼,顿时愣住了:那道原本标价88元的蟹菜,变成了358元!   宝女士疑惑地问:“这道菜不是88元吗?为什么账单上写的是358元?”   店员解释道:“不好意思,我们上错菜了。您点的是88元的菜,但我们实际上的是另一款高价蟹菜,已经做好了,所以需要您补差价270元。”   宝女士更加困惑了:“点菜时你们不是确认过图片吗?而且上菜前一小时都没人告诉我点错了,现在才说?”   店员支支吾吾地回应:“点餐的同事是新来的,对菜单不熟悉,不小心录错了单。”   之后,宝女士发现自己点单时,只点了一碗米饭和一瓶王老吉,但上菜时却送来了两份米饭和两瓶王老吉。   宝女士主动提出将其中一瓶王老吉换成价格更低的苏打水。   然而,结账时账单依然按两瓶王老吉的价格计算,没有调整。   更让宝女士意外的是,那位推荐菜品的“粉丝”实际上只关注了她的账号两天,而且在事件曝光后迅速取消了关注。   那么,从法律角度,这件事如何评价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本案中,宝女士的合同目的,是“以88元的价格享用特定菜品”,但餐店的店员有意将高价菜确认为低价菜,构成了引人误解的宣传,结账时要求补差价却未告知具体价格,侵犯了宝女士的知情权。   餐厅利用“菜已做好”的事实,迫使宝女士接受不公平的价格,侵犯了其公平交易权,餐厅“菜已做了,必须补差价”的言论,结合其未提前告知、事后才说明的情况,对宝女士构成了事实上的强制交易。   除前述公平交易权外,餐厅在米饭和王老吉的供应上“多上多算”,经指出后仍未及时更正,进一步印证了其内部管理混乱和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餐厅在事件发生后,将责任完全推诿给新员工,且在记者核实时直接挂断电话,均反映出其缺乏诚信解决问题的态度。   可见,餐厅涉嫌变相强卖行为,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视情节轻重,主管部门依法可以对餐厅采取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此外,餐厅涉嫌对宝女士消费欺诈,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宝女士有权主张退一赔三,不足500元的,按照500元赔偿。   接下来,宝女士有权向市监局对涉事餐厅进行投诉,并采取诉讼手段主张赔偿。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0
洋仔说法

洋仔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