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总结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对平民友好的时代”,不谈“盛世”,是因为史书上的“盛世”都是开疆拓土、万邦来朝、大兴土木,但它的另外一面却是沉重赋税、无度的徭役、严刑酷法、田地荒芜、饿殍遍野......
我想从庙堂转向田间,从英雄史诗、宏大叙事转向平民的衣食住行,梳理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平民真正过上好日子的年代。
我给出的这些对平民友好的时代有以下几个标准:
1.税赋轻
田租、口赋、徭役都处于较低水平。
2.刑罚宽
法律相对宽松,少有严刑峻法和大规模株连。
3.国家干预少
没有随意发动大型战争,不干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4.社会稳定
内部无大的战争,政治斗争温和,无全国性动荡。
5.底层人能温饱
在此期间,饥荒年小于3年,大多数时间能吃饱饭。
标准是温饱+和平+底层受益,剔除历史上喊“盛世”,但饥荒、徭役、战争仍常见的年代。
我能列出有几段时期能够达到这一标准
1.西汉文景之治后期,约30年
2.东汉明章之治,约30年
3.北宋仁宗朝,约40年
4.明孝宗弘治中兴,17年
5.清康熙中期至雍正初,约50年
6.清乾隆中期,约40年
7.当代改革开放后,40余年
总共约250年,在中华3300年信史中,不足10%。
此外商代武丁时期、西汉昭宣中兴、明仁宣之治也可以列为备选。
后面我一个一个地写,用平民史观看待这些中国历史上对于平民比较友好的时代,到底好在哪里。
平民的福祉,放在中华历史长河中,需要许多苛刻的条件,并不是历史必然出现的结果,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偶然事件”。给予沉默的大多数的平民发声的机会,到底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