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

掘密探索 2025-10-10 20:01:10

乾隆灭掉准噶尔,屠尽男丁灭族,对当时的世界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很多人误以为准噶尔是一个部落,实则不然,它其实是一个中亚地区的庞大帝国,他与清朝的恩怨素来已久,时至乾隆上位,他面对的就是这个与清朝缠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庞然大物。 别以为准噶尔就是个骑马放羊的游牧部落,人家可是横跨中亚的超级帝国! 疆域700万平方公里,比整个西欧还大——东到阿尔泰山,西到巴尔喀什湖,南边压着天山,北边能吓哭西伯利亚的毛子。 这帮蒙古瓦剌部后裔,堪称“亚洲普鲁士”:沙俄偷偷送了37批军火,让他们有了亚洲最猛的炮兵;30万骑兵像移动的战争机器,清朝、沙俄、哈萨克全被他们揍过。 更绝的是地理位置——卡在欧亚大陆中间,东边压着清朝,北边怼着沙俄,西边追着哈萨克打。 1688年,准噶尔老大噶尔丹甚至放狠话:“皇上住南边,我住北边”,带着两万人跑到离北京三百公里的乌兰布统,摆了个“骆驼城”阵型,直接威胁要打进北京城。 康熙爷被逼得亲自带兵,这场对峙让清朝三代皇帝花了70年才搞定。 1755年,乾隆趁准噶尔内乱出兵,结果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后,直接下了道“灭族令”。 这命令可不是见人就杀,而是精准打击参与叛乱的部落:噶勒藏多尔济部、巴雅尔部、阿巴噶斯部这些核心势力,男的和老女人直接砍头,年轻女人抓去当奴隶。 就连投降的部落也没逃过——1756年,清军杀了1700多户投降的平民,乾隆反而嘉奖带兵的将军,还给他升了官! 这场清洗有多狠?学者统计,准噶尔60万人直接没了40万:40%死于天花等疾病,30%被清军砍死,20%逃到哈萨克或沙俄,剩下的10%被编进八旗或就地安置。 魏源在《圣武记》里写:“准噶尔人里,四成病死,两成逃命,三成死在刀下。”这场种族灭绝,让曾经控制5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彻底成了地理课本上的名词。 准噶尔被灭的消息传到欧洲,列强们全懵了。法国大思想家伏尔泰之前还夸中国文明、宽容,结果准噶尔的血腥结局让他发现:这古老帝国处理边疆问题时,比想象中狠多了!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报告直接写:“中国皇帝为了保住地盘,下手比文化形象狠十倍。” 这场仗也彻底改了中亚的局:沙俄趁机吞了哈萨克草原,英国开始盯上这个东方帝国,清朝则把新疆死死攥在手里。 乾隆在伊犁设了将军府,像钢钉一样钉住边境线,从此西域时隔千年再次完全归中央管。 站在2025年回头看,这场仗最扎心的不是死了多少人,而是背后的生存逻辑。 准噶尔想靠扩张重建“蒙古帝国”,清朝必须用最狠的手段消除威胁——不然等清朝衰落了,新疆肯定得反,民国时中央政府还能管住这块地吗?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有人骂乾隆“残暴”,但换个角度想:要是准噶尔没被灭族,清末衰落时新疆肯定得丢,民国时中央政府还能收回来吗? 历史没有如果,但乾隆用最狠的方式,完成了中国控制西域的“完美结局”——自西汉以来,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对新疆建立稳定有力的统治。 这场仗告诉我们:帝国的生存法则,从来不是“文明”能定义的。在权力博弈里,弱者没选择权,强者必须用最狠的手段维护利益。 准噶尔的悲剧,是游牧文明在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夹击下的必然结局;乾隆的“灭族令”,是帝国在生存压力下的本能反应。 历史从不会因为“文明”或“人道”停下脚步,它只会记住:谁笑到了最后。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用户17xxx76

用户17xxx76

1
2025-10-10 20:43

南边压着天山,北边能吓哭西伯利亚的毛子。这种文风毫无文采,怎么到处都是这种土里八气的行文,还我精准优雅的文字!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