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气急败坏,指责中国在关税战居然还手了?他认为我们正在拿美国豆农当作人质! 老美正在惨遭大豆蹂躏!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气急败坏对中国进行了谴责,他说中国在关税谈判之中,将美国的农民特别是豆农,当成了“人质”和“棋子”。 这场风波根源在于美国的贸易政策。2025年3月,美国以“打击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追加对等反制关税。 叠加此前的税率,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整体关税最高达105%,到岸成本从每吨400美元飙升至776美元,而巴西大豆仅需380美元。 价格差距让中国买家自然转向南美。2025年1月至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占比飙升至78.3%,美国份额骤降至4.2%。 贝森特的抱怨,表面是为农民叫屈,实则是为美国自己点燃的贸易战火“甩锅”。 贝森特的“人质论”听起来义正词严,但仔细一想根本站不住脚。国际贸易讲究的是你情我愿、公平买卖,难道只准美国挥关税大棒,不准别人还手? 中国减少购买美国大豆,是市场规律下的自然选择,更是对单边霸凌的正当反制。美国政客把农民当“政治盾牌”,才是真正的绑架行为。 首先,美国豆农的苦果是自己种下的。特朗普政府一再升级对华关税,中国被迫反击,大豆成为反制清单上的重要项目。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迦勒·拉格兰坦言:“我们身上还留着上次贸易战留下的伤疤。”2018年那场贸易战已让美国农业损失270亿美元,其中71%来自大豆。 这次美国政府不仅不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结果就是中西部粮仓爆满,大豆价格暴跌,农民血本无归。 有农户不得不把大豆搅碎撒回地里当肥料,还有1200户豆农因赔本放弃种植。这些惨状,难道是中国造成的? 其次,中国从未主动牺牲美国农民利益。 即便在贸易摩擦中,中国2024年仍进口了3200万吨美国大豆,比2020年还多400万吨。这分明是留了余地,而非贝森特所说的“当人质”。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强调:“农业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农民更不应为贸易战埋单。”相反,美国一边要求中国多买大豆,一边对中国光伏、芯片等行业疯狂打压。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霸道逻辑,谁才是国际规则的破坏者?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已摆脱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通过多年布局,中国构建了多元化的供应链:从巴西、阿根廷扩大进口,与巴西签署3年5000万吨供应协议;在国内推广大豆种植,2025年产量预计达2300万吨;还建立约4500万吨储备粮仓。 此外,“无豆养猪”等技术的研发减少了需求。这意味着,美国大豆已从“必选项”变成“可选项”。贝森特的焦虑,表面看是心疼农民,实则是担忧美国失去农产品贸易的主导权。 这场大豆博弈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短视。 美国政府试图用补贴安抚农民,承诺未来十年提供610亿美元援助。但这些钱能否到位还是未知数,即便有,也无法弥补失去中国市场的长期损失。 当美国沉迷于关税战时,中国正加速开放市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地。两相对比,谁在维护全球化,谁在开倒车,一目了然。 大豆虽小,却映照出大国博弈的格局。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逼中国屈服,结果反让自家农民陷入困境;中国坚持有理有据的反制,同时布局多元化供应链,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智慧。 贝森特的“人质论”,不过是为失败政策寻找替罪羊的苍白表演。 历史早已证明,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若真为农民着想,就该取消不合理关税,回到谈判桌前。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命运相连,唯有平等协商、遵守规则,才能实现共赢。 美国豆农的遭遇应当成为一堂课:靠霸凌和胁迫永远无法解决问题,只有尊重市场、携手合作,才能让农民的汗水浇灌出真正的丰收。 参考资料:美国农民谈关税对他们的影响“除了痛苦什么也带不来”——中华网
贝森特气急败坏,指责中国在关税战居然还手了?他认为我们正在拿美国豆农当作人质!
周律鸣法
2025-10-10 17:59:43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