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别看现在油气合作热火朝天,一旦俄乌战争结束,普京转身就把能源卖回欧洲,我们怎么办? 先说说俄罗斯对欧洲的 "老感情",那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苏联刚解体那会儿,叶利钦政府手里没钱,第一想到的就是给欧洲送油气。 西伯利亚的油田挖出来的油,直接通过管道送到德国工厂,赚来的钱撑起了俄罗斯的基本盘。当时中国主动上门想合作,俄方根本没当回事,因为欧洲给的订单大、付款又爽快,东方市场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备胎。 普京上台后,更是砸了百亿欧元修北溪管道,把天然气从波罗的海海底直接铺到德国。那时候俄罗斯认准了,欧洲工业离不开自己的廉价天然气,两边就是绑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 就算 2014 年克里米亚出事后西方开始制裁,俄罗斯也没真心想跟中国深交。就说西伯利亚力量 1 号管道,谈了快十年才敲定,这态度明摆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优先找中国。 2022 年俄乌开打,才算把俄罗斯逼到了中国这边。欧洲一下子把从俄罗斯买的天然气从每年 1570 亿立方米砍到 390 亿立方米,俄罗斯能源收入直接跌了 40%,差点撑不住。 这时候才急着跟中国签大单,又是增加原油出口,又是答应修西伯利亚力量 2 号管道,一副要跟中国深度绑定的样子。可这哪是真心合作?分明是走投无路的权宜之计。 更让人下头的是,这边刚签完 2 号管道的协议,俄罗斯转头就变卦了。财政部说未来三年没法给税收优惠,要知道这项目要花几百亿美元,没有优惠政策,俄气公司自己都扛不动 — 它已经连续三年利润下滑,2024 年一季度就亏了 40 多亿美元。可就在对中国抠抠搜搜的同时,普京却公开说:只要欧洲解除制裁,立马修新管道给欧洲供气。这心思简直写在脸上了。 再看欧洲那边,早就快扛不住了。嘴上喊着要跟俄罗斯切割,实际上 2024 年从俄罗斯买的液化天然气还创了新高,2025 年上半年又多花了 10 亿欧元进口俄气。 为啥?因为俄罗斯的气比美国的便宜太多,欧洲工业根本离不开廉价能源。2024 年底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到 2008 年以来的高点,匈牙利、斯洛伐克这些国家早就公开反对制裁了。而且北溪管道的底子还在,只要政治松口,俄气分分钟就能流回欧洲。 还有个更要警惕的事儿,美国在背后偷偷搞小动作。有消息说,美国资本想当 "中间人",帮俄罗斯把气卖给欧洲。 对俄罗斯来说,这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不用自己跟欧洲破冰,靠美国资本就能重启生意,何乐而不为?到时候咱们的供气会不会缩水、价格会不会涨,真不好说。 俄罗斯的算盘打得太精了,现在把中国当 "备胎",等欧洲那边回暖就立马 "换主"。它规划到 2030 年要把天然气出口翻倍到 2930 亿立方米,这么大的量,光靠中国根本吃不下,欧洲才是它的终极目标。 要是俄欧真的 "和好",中国不仅可能面临供气不稳定,西伯利亚力量 2 号这种大项目还可能因为没钱烂尾。 其实咱们早有准备,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现在中国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多着呢,中亚的管道气、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美国的海运气,来源五花八门。 2024 年国内天然气自给率都超过 53% 了,就算俄气有变动,也掀不起大波澜。但这不是让我们掉以轻心的理由。 真正的能源安全,从来不是靠别人讲情面,而是靠自己早布局。继续修中亚的管道、多签全球液化天然气合同、加快搞风电光伏、把能源储备库填满 — 这些才是实打实的保障。 俄乌战争总有结束的那天,俄罗斯的 "能源天平" 随时可能偏向欧洲。咱们现在可以跟俄罗斯好好做生意,但千万别把宝全压在它身上。只有自己手里的牌够硬,不管风云怎么变,才能稳坐钓鱼台。
关于俄罗斯,中国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别看现在油气合作热火朝天,一旦俄乌战争结束,
古今知夏
2025-10-10 14:51:35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