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乾隆悲痛欲绝,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可奇怪的

趣史小研究 2025-10-10 12:44:50

1766年,年仅25岁的永琪病逝。乾隆悲痛欲绝,按太子的规格举办了葬礼。可奇怪的是,一个月后,乾隆竟然下令处死为永琪治病的几位太医。“你们都得为他陪葬!”乾隆愤怒的喊道。 先说说永琪他妈,愉妃珂里叶特氏。在那个讲究门第的后宫里,她就是个“普通玩家”,娘家背景一般,长相也不算惊艳,性格更是那种不争不抢的。乾隆当了皇帝好些年,她还是个小小的海常在,在后宫基本就是个“小透明”。 可有的时候,缘分就这么怪。乾隆那阵子国事家事一堆,烦得不行,后宫里那帮天天想着争宠的妃子,更是让他头大。有一天,他溜达到愉妃住处,发现这地儿格外清静,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人也一样,安安静静的。乾隆一坐,嘿,心里那股火气竟然慢慢消了。 从那以后,这就成了乾隆的“解压舱”。心里一烦,就上她那儿待会儿。没多久,珂里叶特氏就怀上了永琪,乾隆一高兴,直接封为“愉妃”。这封号,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让我高兴,我就让你体面。 永琪这孩子,打一出生就跟开了挂似的。乾隆是越看越喜欢,不光是长得有几分像,关键是那股子聪明劲儿和办事利落的劲头,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骑马射箭,这些满洲贵族的“必修课”,永琪玩得那叫一个溜,十几岁就在皇家围猎中拔得头筹。他还不是个“武夫子”,人家是文武全才,精通满、汉、蒙三种语言,对天文、算法也颇有研究。放今天,这就是那种你家隔壁的“全能学霸”,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气人不? 更要命的是,这孩子情商还高得吓人。有一回,圆明园着火,大伙都吓得乱跑,只有永琪,二话不说背起乾隆就往外冲。这一下,不光是救了爹的命,更是把自己的分量,在乾隆心里焊死了。乾隆事后估计都在想:这江山,除了给他,还能给谁?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永琪这“太子”之位八九不离十的时候,老天爷开了个要命的玩笑。 一次围猎回来,永琪的腿开始不对劲。起初只是隐隐作痛,后来就发展到不能下地。乾隆急疯了,把全太医院最好的大夫都叫了过来。一诊断,说是得了“附骨疽”。 这病,搁现在,大概就是骨结核或者严重的骨髓炎,用点抗生素,做个手术,不算什么绝症。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催命符。眼瞅着一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腿一天天肿得像水桶,最后彻底瘫在床上,连翻身都得靠人帮忙。 这期间,乾隆是真豁出去了。只要听说谁有方子,不管是民间的土方还是西洋传教士的法子,都弄来给永琪试。但都没用。永琪的病,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他的生命,也吞噬着乾隆最后的希望。 最诡异的地方就在这儿。一个常年习武、身体素质极好的青年,怎么会突然得这种恶疾? 而且病情发展得如此之快,完全不合常理。宫里的闲言碎语就多了起来,有人说是围猎时被人下了绊子,也有人说是在饮食里被人动了手脚。虽然都是捕风捉影,但你细想,一个最有希望继承大统的皇子倒下了,谁最高兴?这问题,乾隆不可能没想过。 永琪最终还是没扛过去。他走的那天,据说乾隆在病榻前枯坐了一整夜,天亮时,已是两眼通红。他下令,永琪的丧礼,一切都要按照皇太子的最高规格来办。这不仅仅是哀荣,这是一种政治宣告,是乾隆在告诉所有人——我本想把天下给他,是天不给我这个机会! 悲伤过后,就是滔天的愤怒。乾隆把所有给永琪治过病的太医都叫到了跟前,挨个审问。那场面,皇帝的爱子没了,一群太医跪在地上,谁敢说个“不”字?问到最后,太医们也只能承认“学艺不精,罪该万死”。 乾隆的怒火彻底爆发了,他指着这群人嘶吼:“他没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句狠话,与其说是迁怒,不如说是一种绝望的宣泄。他可能真的怀疑,这些太医里,是不是有不尽心的人,甚至……是不是有“别有用心”的人?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这几位太医的最终下场,但在那种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帝的一句“陪葬”,基本就给他们的命运画上了句号。 永琪的死,像一块巨石投进后宫的湖面,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母亲愉妃。儿子在时,她是后宫里最风光的母亲之一,母凭子贵,腰杆挺得笔直。儿子一走,她的天,塌了。乾隆的悲伤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他还有别的儿子,还有整个江山。可愉妃呢?她什么都没了。 从那以后,愉妃就彻底成了一个“隐形人”。她搬到了宫里偏僻的角落,终日礼佛,不问世事。昔日的热闹庭院,变得门可罗雀。这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史书记载,直到愉妃七十多岁的时候,乾隆有一次偶然想起她,才过去跟她说了会儿话。两人相对,谈起那个早逝的儿子,想必也是无语凝噎。 一年后,愉妃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她活得够久,但后半生的每一天,恐怕都熬得辛苦。

0 阅读:1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