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最后的结果,在中美巨额关税下,中美贸易已经清零,接下来中美只有两种结果。 在中美巨额关税的阴霾中,双边贸易额直线坠落,几乎归零,两国关系面临十字路口:彻底脱钩,还是重启对话。 真要是彻底脱钩,那日子得多难熬。就说美国农民吧,中国可是他们大豆的第一大买家,2024 年美国出口的大豆里一半以上都卖到中国了。 可前些年关税一加,中国从美国买的大豆立马少了一大截,有阵子甚至好几个月没下单,美国农民一年就亏了 450 亿美元,堪萨斯州种高粱的海因曼都说,化肥、农机成本一个劲涨,粮食卖不上价,只能等着政府补贴救命,可补贴是止痛药不是解药,好多人撑不下去只能破产。 这还不算能源,今年 7 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加起来还不到 1 吨,五年多来最低,美国能源商眼睁睁看着生意被俄罗斯抢走,中国自俄进口的原油反倒涨了 16.8%,你说这图啥? 再看咱们这边,中国出口美国的电机、家具这些东西,加了高额关税后成本蹭蹭涨,美国商家要么涨价要么换供应商,咱们不少工厂订单少了,工人工资都受影响。 更揪心的是科技领域,美国芯片设备制造商 40% 的生意都靠中国市场,全美三分之二的电子产品都用着中国造的成熟芯片,真脱钩了,美国芯片商得丢多大一块蛋糕? 咱们的制造业也得花更多钱找替代,最后还不是老百姓买单,美国家庭一年就得多花 4400 美元,咱们买进口设备、商品也得贵不少。 这些都不是瞎猜,2018 年关税刚加那阵就有先例。当时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暴跌 70%,期货价格跌到九年最低,特朗普政府拿了 230 亿美元补贴农民,可现在那笔钱早花光了,再补贴都不知道从哪儿凑。 中国这边也一样,原来从美国买的液化天然气,关税一加直接停购,只能转头找别的国家,供应链折腾一圈,成本全摊到物价里了。 真脱钩了,全球供应链就得被生生扯断,两国产业链上的工人、商家没一个能幸免,这哪是过日子,简直是互相折腾。 另一条路重启对话,这可不是空想,之前有过实实在在的好处。2020 年中美签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方立马扩大农产品进口,美国大豆、棉花出口很快就回升了,能源贸易也跟着回暖。 今年 5 月日内瓦会谈更明白,双方一取消大部分加征关税,企业立马松了口气。要知道,中美贸易互补性多强啊,中国往美国运电机、家具,美国给中国送能源、大豆,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矿物燃料、大豆这些,占了进口总额的一半多,美国从中国买的机电产品也占了大头,这就是互相帮衬。 就说科技领域,美国总想着卡脖子,把 54 家中国科技企业列进实体清单,可结果呢?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逼着往前走,美国芯片商却丢了中国市场,营收大跌。 反倒是之前对话的时候,双方放开部分科技产品贸易,美国芯片商一年能多赚几十亿美元,咱们的制造业也能用上便宜设备,这才是双赢。 还有服务贸易,2023 年美国对华服务出口都 467.1 亿美元了,光旅游、留学这些就占了不少,真要是断了,美国的学校、旅行社也得哭。 有人说对话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可关税战就能解决吗?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 GDP 都萎缩 0.3% 了,失业率眼看着要涨,70 万个工作岗位要没了,这都是关税闹的。 咱们这边虽然扛住了,但企业成本上升、出口增速放缓也是实打实的压力。中美经济加起来占世界三分之一,贸易额占世界五分之一,真要是闹僵了,全球经济都得跟着抖。 之前日内瓦会谈建立了定期磋商机制,说明双方都知道坐下来谈比对着干强,只是得拿出诚意,别刚谈完又加税。 说一千道一万,彻底脱钩就是条死路,谁也捞不着好。美国农民盼着中国订单,中国工厂盼着稳定市场,两国老百姓都盼着物价稳、日子好过,这些都得靠对话来解决。 2018 年到现在的教训还不够吗?加税加不出赢家,制裁制不出好处,只有坐下来尊重彼此的利益,把关税降下来,让货物、服务正常流通,才对得起两国人民。 中美建交四十多年,贸易额从不到 25 亿美元涨到六千多亿,这不是偶然,是因为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所以别再纠结什么清零、脱钩了,那都是害人害己的路子。重启对话才是正经事,就像之前那样,取消不合理的关税,把农产品、能源、科技这些领域的合作捡起来,让美国农民的大豆能卖出去,中国的产品能进美国市场,这才是真的符合大家伙的利益。 毕竟过日子图的是踏实,不是折腾,两个大国要是能好好合作,不光自己老百姓受益,全世界都能跟着沾光。
中美俄三国之中,任何一国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都将直接成为全球的绝对霸主,且后
【5评论】【12点赞】
用户10xxx48
说了半天只说困难,难道不知道美国的真实目的?痛是必然的但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