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轮谈判将至,中国商务部一天发布6则公告,打破特朗普政府不切实际幻想! 十一长假后首个工作日,商务部用6则公告打响了中美谈判前的关键一枪。上午9点,编号61、62的公告率先发布;下午5点,公告55至58紧随其后。 密集出台的管控措施直指稀土、稀土生产技术及锂电池等物项,把对这类战略资源的出口管控拧得更紧。这波操作精准有力,直接击碎了特朗普政府想靠施压逼中国让步的迷梦。 谁都能看出,这绝非无的放矢的常规调整。9月底,特朗普政府赶着中国国庆假期到来前,抛出了一道针对先进芯片的制裁新政。新规把管控网撒得更宽:企业只要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其控股超50%的子公司会自动被拉进制裁名单。 哪怕持股不足半数,相关子公司也要过一遍更严苛的审查关。明眼人都清楚,这是故意给中国添堵,更是想在新一轮中美贸易谈判前摆足架势,用极限施压的老套路逼中国妥协。 可他们忘了,中国手里早握着一张能直击对方软肋的王牌。 稀土这东西,被称作“工业味精”可不是浪得虚名。17种稀土元素藏在智能手机、风力发电机里,更撑着F-35战斗机、攻击核潜艇这类尖端武器的制造根基。 更关键的是,92%的稀土加工产能都攥在我们手里。尤其是更稀缺、更难加工的重稀土,中国的产能占比更是高得惊人,全球几乎找不到可替代的分离加工来源地。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报告说得直白:面对中国的稀土优势,美国压根没辙,只能干瞪眼。 这次商务部出台的管控措施,简直是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不仅堵死了境外中间商把中国稀土转手卖给美国企业的路子,连稀土加工技术的出口都卡得严严实实。要知道,美国自己的稀土产业链早就断了档。 被寄予厚望的美国稀土巨头MP Materials公司,去年八成营收都靠把稀土精矿卖给中国加工,如今因为关税壁垒,这生意已经“不具商业可行性”而彻底停滞,股价一度暴跌超10%。 他们虽想砸10亿美元重建本土产业链,可连分离重稀土的生产线都没有,光建厂就得耗上数年,投入更是个无底洞,就算建好了产能也远不够自给。 美国不是没想过找替代方案。一会儿打格陵兰岛的主意,一会儿盯着乌克兰的稀土资源。 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算是中国以外最大的稀土分离企业,可至今还得把氧化物运到中国精炼,2026年前都离不开中国的技术支持。美军更清楚其中的利害——现役和在研的153种主战装备里,87%的供应链都要过中国稀土加工这一关。 现在中国收紧管控,美国的军工、新能源等产业随时可能面临“断粮”风险,这可不是加征关税能解决的麻烦。有人说中国是把稀土“武器化”,这纯粹是误解。商务部早就明确了,实施出口管制是依法维护国家安全,也是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的常规操作。 稀土相关物项兼具军民两用属性,之前就有境外势力把中国稀土转用到军事敏感领域,这种风险必须防住。而且中国从不是要禁止出口,而是要规范行业发展——要是继续粗放开采,不光中国的稀土储备会枯竭,全球供应链反而更不稳定。 这次政策还特意留了余地,人道主义救援等合规需求能申请豁免,既有商业合同的企业也有合理过渡期,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看得见摸得着。特朗普政府以为靠芯片制裁就能拿捏中国,殊不知这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美国想卡中国半导体的脖子,却不愿接受自己在稀土领域的短板,这种双重标准根本站不住脚。CNN都承认,在稀土领域中国拥有“绝对优势”,这张牌的威力远超关税,特朗普政府连反击的余地都没有。 之前他们总幻想靠施压让中国服软,如今6则公告一落地,这份不切实际的幻想该醒醒了。接下来的中美博弈,大概率会围绕稀土和半导体这两个领域展开更激烈的交锋。 美国想重建产业链,中国要守护战略优势;美国想维持技术霸权,中国要争取发展空间。这时候比的就是谁更有战略定力。中国的管控措施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自身优势的理性回应。 既守住了国家安全的底线,也给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提了个醒——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本就危险,试图用霸权打破产业平衡,最终只会反噬自身。 特朗普政府该明白,贸易谈判从来不是靠施压能谈成的,拿国家安全当筹码更是行不通。中国手里的稀土牌,本质上是几十年产业积累的结果,是市场规律的选择,不是用来威胁谁的工具。 可要是有人非要把谈判桌变成施压台,那中国自然有底气接招。这场较量里,谁在实事求是,谁在自欺欺人,答案早已写在那6则公告里,写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格局中。
中美新一轮谈判将至,中国商务部一天发布6则公告,打破特朗普政府不切实际幻想!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10 00:07: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