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骗了全世界!伊拉克战争18年后,俄罗斯揭开真相:全是谎言。 2003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起一个小瓶子,声称这是伊拉克研制化学武器的证据。 那管白色粉末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戏称为“洗衣粉”,而整个伊拉克战争的理由,已经被证明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十八年过去,2025年9月,美国众议院终于以261票对167票的投票结果,废除了2002年的伊拉克战争授权法。 这次迟到二十二年的法律修正,恰好与俄罗斯在2021年公布的部分中情局解密文件形成某种呼应。 那些文件指向了一个核心事实,当年美国政府编造了伊拉克威胁论,将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当作发动战争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在战后完全站不住脚。 对于很多长期关注国际政治的人来说,这种结局并不意外,因为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不久,国际社会就已经出现强烈的反战与反美情绪,尤其是在占领期间的多起丑闻和战争罪行被曝光之后,这种情绪更是扩散到全球。 回到2003年,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就是美国政府不断强调伊拉克藏有巨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国际安全。 他们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复做证,把武器检验员的报告挑选性引用,甚至在媒体上释放各种“情报”,试图让世界相信不打这一仗将会带来灾难。 但事实上,伊拉克在战前已经向联合国表态,愿意无条件接受武器检查员返回进行全面核查,这个信息在当时的媒体上也有报道,但美国并没有坐等核查结果,反而选择了直接开战。 站在今天看,这种做法很显然是一种预设结论,甚至可以说是无视国际规则的单边行动。 有意思的是,战争发动后很快就暴露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理由完全是空的,一支支专家组在伊拉克各地进行搜查,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后来的调查表明,美国的情报系统在关键判断上存在巨大漏洞,甚至有不少情报在传递到决策层时被人为夸大或扭曲。 而俄罗斯在2021年公布的解密文件,更是详细记录了美方内部早已知道伊拉克并无这类武器,却仍然选择编造威胁论来推动战争。 回顾伊拉克战争的后果,不仅是伊拉克自身的动荡、政治秩序的崩溃,还有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格局变化。 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再到阿富汗,中东的战火一波接一波,很大程度上与伊拉克战争打破的安全平衡有关。 许多中东问题专家都认为,这场战争是本世纪最具破坏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 它不仅摧毁了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也质变了该地区的政治生态。 在我们看来,这种单边主义行为长期被视作不利于国际稳定的典型,美国绕过联合国、无视多数国家反对意见的做法,与中国倡导的多边合作和和平解决争端的理念背道而驰。 从结果来看,战争并没有消除威胁,反而制造了新的武装力量、极端组织以及难民危机。 伊拉克战争对美国自身的政治信誉也是一场长时间的消耗。 即使在美国国内,不少政策分析人士也认为,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二十多年后再回头看,除了生命与金钱的巨大损失,最难弥补的是对国际信任的破坏。 当一个国家以虚假情报发动战争,其他国家在未来的合作与谈判中都会保持怀疑,这种怀疑会渗透到贸易、安全甚至环保等各个领域,影响深远。
美国骗了全世界!伊拉克战争18年后,俄罗斯揭开真相:全是谎言。 2003
阿皮历史库
2025-10-10 00:01: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