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在参与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过程中,将“别让青年成炮灰” 作为其两岸论述的核心诉求之一,强调通过推动和平来避免战争,确保台湾年轻人的未来。 反对民进党政策,批评民进党“备战才能避战”的路线是将台湾青年推向战场,使台湾成为地缘政治棋子,外资却步,民生受损。 政策原则(“两不两要”) 不做麻烦制造者 坚决反对“台独”,认为“台独”是两岸和平最大障碍,必须下架民进党。 不当地缘政治棋子 反对过度依赖美国,拒当“第二个乌克兰”,避免台湾利益被掏空。 要做和平缔造者 主张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深化两岸交流、和解与合作,实现共赢。 要“友陆和陆,一个中国” 呼吁台湾人自豪宣称“我是中国人”,在“一中”框架下为台湾争取发展空间。 反对高额防务预算 明确不支持将台湾防务支出提升至GDP的3%甚至5%,认为将严重排挤民生福利预算。 倡导两岸对话,表示若当选党主席,愿在有助于台湾人民安全与利益的前提下,与大陆进行对话。 郑丽文的主张与其个人经历和当前台海局势密切相关,同时也面临一些争议。 郑丽文早年曾加入民进党,后因认清“台独”的虚幻与危害而转投国民党。她多次提及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的“破冰之旅”,将推动两岸和平视为从政的核心使命。其主张也意在回应台湾社会在民进党执政下对经济发展停滞和战争风险的普遍忧虑,将和平与民生福祉直接挂钩,以期获得更多民众共鸣。 郑丽文的论述在获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方面,党内深蓝阵营和大陆部分舆论认为其立场不够彻底,例如她提出“认同中国不等于接受统一”,以及表态若当选将拜访对华强硬的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这些举动被批评为立场模糊,有“独台”嫌疑。另一方面,她的主张被质疑缺乏实现和平的具体路线图,更多停留在原则性呼吁层面。 郑丽文“别让青年成炮灰”的口号,直接击中了台湾社会对和平与安全的深切渴望。然而,如何将这一诉求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应对来自党内外的不同声音,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老朱这时候突然“声援”郑丽文,来这一腿到底为了什么?在广大民意都一致反对郑丽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