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生意经”?特朗普被曝用加沙停火换奖杯,背后暗藏这些玄机! 刚看到俄卫星社的爆料,说特朗普正拼命推动10月10日前实现加沙停火,就为蹭个诺贝尔和平奖。这事越想越有意思——要知道光是2025年,就有韩国前高官、东帝汶总统、白俄罗斯卢卡申科等至少6国政要公开表态要提名他。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亲自给诺委会写推荐信,而两年前他可是被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主权首都的“铁杆盟友”。 数据不会说谎: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曾有21次空缺,比如二战期间的1942-1943年。委员会明确要求“为民族和睦、消除战争做出最大贡献”,但现实往往打脸。2019年,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因结束与厄立特里亚20年战争获奖,结果2020年该国就爆发内战。再看特朗普,任内曾促成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建交,但同期美军无人机却在阿富汗误炸10名平民。这种“一边灭火、一边浇油”的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诺贝尔奖的评判标准。 土耳其媒体人塞尔维说“通往诺贝尔奖之路必须经过加沙”,这话细思极恐。若真停火成功,将是加沙冲突两年来首次实质突破。但问题是,为什么偏要卡在10月10日诺奖公布前?2016年奥巴马获奖时,保守派媒体就嘲讽“用2000次无人机空袭换和平奖”。如今特朗普若靠最后一刻停火摘奖,难免让人联想到“政治公关秀”。 更深层的是诺贝尔奖的提名机制漏洞——各国议员、部长、前获奖者都能推荐,导致2018年韩国总统文在寅获138人联名提名的盛况。但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加沙平民能否真正摆脱战火。正如联合国数据所示,两年冲突已造成逾4.8万人伤亡,150万人流离失所。如果停火真能实现,哪怕动机不纯,或许也值得谨慎欢迎。但和平不该是诺贝尔奖的入场券,而是每个执政者的基本责任。
诺贝尔奖的“生意经”?特朗普被曝用加沙停火换奖杯,背后暗藏这些玄机! 刚看到俄
听风着
2025-10-09 22:43: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