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暂停澳铁矿采购,必和必拓强硬涨价15%,这下捅大篓子了!   必和必拓是澳大

史鉴奇谈 2025-10-09 21:28:57

中方暂停澳铁矿采购,必和必拓强硬涨价15%,这下捅大篓子了!   必和必拓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巨头之一,它家85%的铁矿石都卖给了中国,按理说该好好做生意,可2025年的长协谈判里,它偏要逆势涨价15%,把原本该109.5美元/吨的铁矿再往上提,还死活非要用美元结算,完全不管当时现货价已经跌破80美元/吨的行情,中方跟它谈了好几轮都没谈拢,最后只能暂停采购。   要知道当时的现货市场早就变天了,国际铁矿现货价已经跌破80美元/吨,有的小矿商甚至愿意以75美元/吨的价格出货。在必和必拓之前,力拓、FMG这些澳洲同行都已经跟中方达成了新协议,价格基本跟现货行情接轨,还同意部分订单用人民币结算,就它家非要逆势而为。   中方采购团队跟必和必拓谈了足足三轮,每一轮都摆数据、讲行情,把当前全球铁矿供过于求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进口国,每年要买进11亿吨左右的铁矿,可现在巴西淡水河谷的产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西非的塞拉利昂、几内亚也在加大铁矿出口,市场上根本不缺货源,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但必和必拓的谈判代表态度特别强硬,一会儿说自家铁矿品位高、杂质少,冶炼成本比其他矿低,一会儿又拿之前几年中国钢价上涨说事,觉得中方应该承担更高的采购成本。甚至还暗示,如果中方不接受新价格,后续可能会减少对中国的供应量,想用这种方式逼中方让步。   中方这边也不是软柿子,既然谈不拢,那就只能暂停采购。消息一出来,必和必拓的股价当天就跌了3.2%,澳洲股市的矿业板块也跟着受拖累,不少投资者都在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后,必和必拓的业绩会大幅下滑。   其实必和必拓心里清楚,中国钢铁企业虽然需要铁矿,但这些年早就不是只能依赖澳洲矿了。就拿巴西淡水河谷来说,中方已经跟它签订了五年期的长期协议,每年能稳定供应2.5亿吨铁矿,而且价格比必和必拓的报价低了12%,还能用人民币结算,不用再受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   西非那边的铁矿也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去年中国从塞拉利昂进口的铁矿就增长了40%,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虽然还在建设中,但中方已经提前跟当地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投产后每年能供应1.5亿吨高品质铁矿,成本甚至比澳洲矿还低。   国内的钢铁企业也在做准备,不少钢厂都加大了废钢利用比例,去年全国废钢消耗量突破3亿吨,相当于减少了4.5亿吨铁矿进口需求。还有些企业开始研发短流程炼钢技术,对铁矿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必和必拓想靠垄断地位逼中方让步,根本就是打错了算盘。   更让必和必拓头疼的是,它家的铁矿主要靠皮尔巴拉地区的矿山供应,这些矿山的开采成本一直在上升。去年因为劳动力短缺、燃油价格上涨,每开采一吨铁矿的成本比前年增加了8美元,要是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这些成本根本没法分摊,最后只能自己扛着。   之前必和必拓还打算把部分铁矿出口到欧洲和印度,可欧洲钢铁企业受能源危机影响,不少钢厂都减产甚至停产,今年上半年欧洲铁矿进口量下降了23%,根本接不住中国暂停采购的那部分产能。印度虽然钢铁需求在增长,但印度本土也有铁矿资源,进口量有限,而且更倾向于买价格更低的巴西矿和西非矿。   中方暂停采购后,不少中国钢企已经开始调整采购渠道。宝武集团把原本给必和必拓的订单转给了淡水河谷,鞍钢则增加了从南非和伊朗的铁矿进口,就连之前一直主要采购澳洲矿的河北钢铁,也开始跟西非的矿商洽谈合作。短短一个月时间,必和必拓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就从28%降到了22%,而且还在继续下滑。   必和必拓的管理层这时候才慌了神,开始私下联系中方采购团队,想重新开启谈判,还暗示可以适当降低涨价幅度,结算方式也能商量。可中方这边态度很明确,之前的谈判窗口已经关闭,要想重新合作,必须按照当前的现货行情定价,并且接受人民币结算,否则免谈。   澳洲政府也坐不住了,工业部长专门召见了必和必拓的CEO,让它尽快跟中方达成协议,别影响中澳之间的经贸关系。毕竟澳洲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很高,除了铁矿,煤炭、羊毛、葡萄酒这些产品也需要中国买家,要是因为铁矿的事把关系搞僵,其他行业也会跟着遭殃。   可现在主动权已经不在必和必拓手里了。中方不仅有了更多的替代货源,还在推进铁矿进口多元化战略。今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澳洲地区进口的铁矿占比已经达到45%,比三年前提高了18个百分点,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必和必拓当初要是能认清市场形势,别那么贪心,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它以为中国离不开它的铁矿,却忘了市场是双向选择的,中国有足够的能力找到更合适的合作伙伴。现在它就算想降价求和,也得看中方愿不愿意再给它机会。

0 阅读:58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