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2025年9月30日,彭博社披露中国暂停购买澳铁矿石的消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太不识趣,全球铁矿石价跌到80美元时,非要把长协价提到109.5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铁矿石对中国的工业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钢铁制造领域。所以,中国和全球主要矿业公司,像是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之间的贸易关系非常重要。 近年来,必和必拓公司在全球矿业市场中占据着领导地位,但最近,他们似乎在和中国的交易中走得有些“过火”了。 2025年9月,全球铁矿石的市场价格已经跌到了每吨80美元左右,但必和必拓依然坚持按照109.5美元的价格出售他们的长期合约矿石,这让中国方面十分不满。 为什么不满?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铁矿石价格走低,意味着所有买家都能以更低的价格购入矿石,节省成本,而必和必拓却坚持提高价格,显然是在利用市场不稳定的机会“赚取高额利润”。 面对必和必拓的高价策略,中国矿业公司决定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的美元结算铁矿石,要求改为人民币结算。 这一反应也代表着中国在全球资源贸易中的一项新战略,那就是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如果必和必拓继续在价格上做手脚,那么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调整结算货币和采购来源来逼迫其妥协。 其实,力拓(Rio Tinto)早就采取了人民币结算,且得到了中国市场的积极响应。甚至巴西的矿业巨头,也已经与中国达成了人民币结算的协议。 这表明,中国在全球矿产资源采购上的话语权,已经逐渐增强,不再是以前单纯依赖美元的局面。可以说,这一举动不仅是针对必和必拓的一个警告,也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强化自身议价能力的一个信号。 首先,俄罗斯加大了铁矿石的供应量,尤其是在远东地区,逐步填补了中国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供应空缺。 与此同时,西非的几内亚西芒杜铁矿也计划启动生产,这些矿源将进一步打破澳大利亚在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些举措意味着,即使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不愿与中国在价格和结算方式上达成一致,中国依然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铁矿石,并且这些新兴供应来源的价格相对更有优势。再加上中国国内的矿产资源开发步伐加快,澳大利亚的市场地位逐渐受到威胁。 必和必拓的态度其实也不难理解,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矿石供应的不稳定性,以及铁矿石长期以来的供需紧张,都使得矿业公司在定价上有了一定的“定价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强硬反应和应对措施,也代表着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博弈方式。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国际市场的规则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的贸易规则,而是主动寻求更多的定价权和市场话语权。 必和必拓如果继续坚持以美元结算、推高价格,可能会错失中国市场,甚至影响到全球的供应链格局。 中国对必和必拓的反应,实际上是对全球市场一个重要的信号——在全球贸易中,规则正在发生变化。 美国的制裁政策、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以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都促使中国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应用。这不仅仅是矿业领域的挑战,更是全球经济秩序重构的缩影。 对中国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矿产采购问题,它折射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新角色,也代表着中国对全球资源控制的逐步增强。未来的国际贸易,可能不仅仅由传统的西方国家主导,而是将逐步进入一个更加多极化的格局。 必和必拓这次在价格和结算方式上的坚持,显然是与中国的战略利益发生了冲突。中国以暂停采购和推动人民币结算为手段,展现了其在全球矿业和资源市场上的强大议价能力。 未来,如果必和必拓等矿业巨头不调整其策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需求国,将持续推动全球资源市场规则的重构,逐步走向资源自主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时代。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和必拓等国际矿业公司也将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合作方式,确保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展现强大谈判力的机会,也是未来全球经济博弈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伐。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
就在刚刚看到个消息,差点没把我气笑铁矿石现货价跌至80美元/吨,必和必拓却
【11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