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 年,中央 “高干子弟一律不准经商” 的政策落地,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耿莹,一夜之间被查封所有资产 —— 珠海的三层办公大楼、两栋职工宿舍楼尽数没入政策调整的浪潮。换旁人或许早怨天尤人,她却攥着一股劲远赴美国,临走撂下狠话:“给我 3 年,只要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后来的故事证明,这份底气从不是空喊的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韧劲。 耿莹的硬气,早被早年经历磨透了。1939 年出生的她,童年跟着父亲耿飚在战火里颠沛流离,曾被藏在麦垛里躲避炮火,险些被遗忘在战场;成年后她不沾父亲的光,一头扎进地质队啃硬骨头,后来又到北京制药厂,拿着微薄工资一干就是十七年。苦日子没磨掉她的劲,反倒养出了 “不依赖、不认输” 的性子 —— 即便政策突变让事业归零,她也没想着靠家世安享晚年,偏要去陌生的美国闯一闯。 初到美国的日子,是真的难。语言不通、文化隔阂,她从最底层的中餐馆服务员做起,端盘子时偷偷练英语;又把中国 “地摊文化” 搬到异国,跟着走秀公司摆摊卖自己设计的淡水珍珠首饰,雇不起帮手就手舞足蹈跟顾客比划。生意差的时候,她躲在角落哭,可眼泪擦干了,还是得接着吆喝。父亲耿飚的教诲总在耳边响:“中国人得先懂自己的文化,才能立住脚。” 这话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业余时间要么钻商业活动找机会,要么琢磨自己的绘画功底 —— 她没忘了,自己还有拿得出手的中国画笔。 转机,是她主动 “找” 来的。耿莹想起父亲曾与美国国防部长布朗有过交集,便提笔写信,附上自己和父亲的合影、画作照片,直言想在美国推广中国画。两周后,布朗的秘书打来电话,邀她以画家身份进入上流圈子。她懂 “投其所好”,却不搞虚头巴脑的套路 —— 送布朗珍贵的汝窑瓷器、名家水墨画,靠的是中国文化的真底蕴;自己画工笔画,一笔一划融着传统元素,细腻生动得让美国上流社会眼前一亮。第一幅画就卖给美国富商前妻,成交价 2.7 万美元,从此打开了局面。 不到 3 年,耿莹真的实现了誓言:在美国站稳脚跟,拥有 6 亩土地、54 棵果树,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国女画家。可日子好了,她却越来越想家 —— 在美国看到西方文化被追捧,她总想起国内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忽视。2007 年,她毅然回国,创办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自嘲是 “丐帮帮主”,四处奔走融资,在金融论坛上直言不讳劝大佬们 “回馈社会,护好老祖宗的东西”。 她做的事,桩桩件件都贴着 “文化守护” 的标签:搞唐卡青年画师培养计划,在藏区手把手教 500 名小画师传承传统技艺;和联合国合作发布《纸张保护指南》,帮东亚国家守住古老的造纸工艺;带着 “东方之韵” 项目去印度、巴基斯坦,让中国脸谱、戏曲走出国门;2019 年为纪念中巴建交创作画作,还得了巴基斯坦政府授勋。 如今耿莹已年过八十,依旧活跃在文化保护一线。有人问她图什么,她总说:“每个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我就是想把这颗种子叫醒。” 从政策突变后的一无所有,到美国闯出来的一片天,再到回国守护文化遗产,耿莹的人生从不是 “高干子女” 的光环堆砌 —— 她靠的是逆境里不低头的劲,是不忘本的根,更是把中国文化揣在心里、扛在肩上的担当。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都能活出自己的 “横着走” 的底气。
泡澡被罚款,谁的脸最疼?亮马河,三名印度游客脱衣下水,泡得正欢,结果被巡逻员
【74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