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给印度下最后通牒:买石油只收人民币!莫迪政府被迫低头。 俄罗斯这回算是跟印度彻底摊牌了,直接扔出最后通牒:往后买俄油,必须用人民币结账,不答应就立马终止合作。 一向把大国自立挂在嘴边的莫迪政府,折腾了半天最终还是软了下来,连自家国有炼油厂都开始偷偷筹备人民币支付的流程了,那点面子算是彻底挂不住了。 这事说起来其实早有苗头,不是俄罗斯突然翻脸。自从西方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美元欧元结算路被堵死,俄印就一直在石油结算的货币上掰扯。 一开始印度想推自家卢比,觉得这是提升卢比国际地位的好机会,可俄罗斯这边很快就发现不对劲——手里攒了一堆卢比花不出去。到去年末,俄罗斯在印度银行里滞留的卢比资产都超过1470亿美元了,每月差不多有10亿美元卡在那儿动弹不得。 卢比在国际上根本不算硬通货,俄罗斯拿着它除了买印度那点少得可怜的出口商品,啥也干不了,总不能让这些钱烂在账户里吧? 更关键的是,印度早就被俄油套牢了。 2022年之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比直接飙到80%以上,毕竟俄油给的折扣实在诱人,能帮印度省下一大笔能源开支。 俄乌冲突后,西方不敢买俄油,印度趁机成了俄罗斯海运石油的最大买家,等于把自家能源安全的大半命脉交到了俄罗斯手上。俄罗斯自然摸准了这个软肋,知道印度根本不敢断供,这才敢放出不付人民币就停货的狠话。 一开始印度还想硬撑着找退路。政府对用人民币结算打心底里不舒服,觉得这太给中国长脸,甚至暗中给炼油厂使绊子,导致至少7批俄油的货款拖了好久都没付出去。 他们琢磨着用阿联酋迪拉姆来替代,可俄罗斯那边态度特别坚决:要么人民币,要么免谈。 俄罗斯专家说得很直白,人民币现在是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贸易融资里排第三,2023年前七个月全球贸易结算占比都冲到24%了,比卢比靠谱百倍,也比迪拉姆好用得多。 反观卢比,汇率忽上忽下不说,国际上根本没人认,拿着就是一堆账面财富。 撑到最后,最先服软的是印度的炼油厂。 作为印度进口俄油的大头,国有印度石油公司早在2023年6月就偷偷用人民币付了款,成了首家吃螃蟹的国企,交易对象正是俄罗斯石油公司,付款路径都走好了。 通过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转去中国银行,一套流程跑得很顺。紧接着,至少两家私营炼油厂也跟着妥协,毕竟停一天工就亏一天钱,谁也耗不起。 有炼油厂高管算过账,卢比换港币再换人民币的流程是比用迪拉姆多花2%到3%的成本,但总比断油停产强得多。 莫迪政府嘴上没明说妥协,但行动早就暴露了态度。 之前还含糊其辞说不鼓励人民币结算,后来见炼油厂都开始实操了,也没真的出面禁止。毕竟心里门儿清,要是真把俄罗斯惹毛了,断了低价油,印度国内油价就得暴涨,通胀压力一上来,老百姓的选票可就保不住了。 中国社科院的专家看得很透,印度这是被政治站位和现实利益夹在了中间,可到头来还是得向现实低头——总不能为了所谓的大国面子,把自家经济拖垮吧。 印度网民对此骂声不少,觉得莫迪之前吹的大国自立全是空话,被俄罗斯拿捏得死死的。可骂归骂,没人真敢喊别买俄油了。毕竟谁都清楚,没了俄油的折扣价,印度的炼油厂根本没法跟其他国家竞争,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印度想靠卢比国际化撑场面,可自家制造业不行,出口少得可怜,货币根本没底气,说白了就是没那个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 现在印度石油公司的人民币支付流程已经理顺了,后续的俄油订单都开始按这个规矩来。 俄罗斯这步棋走得挺妙,既解决了自己的货币结算难题,又顺带推了一把人民币国际化,反而把印度架在了尴尬的位置上。 莫迪政府现在只能打肿脸充胖子,对外尽量不提人民币结算的事,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的大国自立在实实在在的能源利益面前,根本经不起推敲。这哪是被迫低头,说白了就是被人捏住了七寸,不低头也得低头。
俄罗斯给印度下最后通牒:买石油只收人民币!莫迪政府被迫低头。 俄罗斯这回算是跟
文史资鉴堂
2025-10-09 13:05:03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