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这么说

阿智通鉴 2025-10-09 13:00:37

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这么说吧,大量外贸企业倒闭,实际上正是我们正在把西方的工业挤出市场的证明。   中国的贸易顺差都快摸到1万亿美元了,按说外贸行当该一片热火朝天才对——工厂机器得24小时连轴转,订单排到半年后才合理。   可现实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打开新闻总能刷到外贸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工厂门口堆着一堆没发走的货,风吹日晒的;有的老板愁眉苦脸地清库存,连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工人失业的传闻也时不时冒出来,看着就揪心。   这事儿看着矛盾,其实根子就在贸易顺差到底是啥撑起来的。你以为顺差是千千万万个小外贸厂靠着针头线脑、便宜T恤攒出来的?早不是这回事了。   现在撑起万亿顺差的,多半是那些能造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高端机床的大家伙,还有像家具、玩具这些看似传统的品类,也早被国内的规模化大厂把持了。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去年一年出口量就涨了不少,一辆车的利润顶得上几百件T恤,几万辆卖出去,顺差数字一下就上去了。光伏组件更不用说,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额都在咱们手里,西方以前还想靠这个卡咱们脖子,现在自家的光伏厂要么减产要么倒闭,只能乖乖买咱们的。这些高附加值的生意,基本都是大型企业在做,技术壁垒高,利润也厚,顺差自然就堆起来了。   可那些倒闭的外贸企业呢?大多是做低端加工的小厂子,比如给国外牌子代工做廉价电子配件,或者生产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塑料玩具。以前靠人工便宜、汇率低还能赚点差价,现在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加上国外客户开始压价,本来就薄的利润直接被挤没了。更要命的是,连他们擅长的传统品类,现在也被国内大厂抢了生意。   你可能没注意,这几年咱们在扫帚、拖把这些小件商品的全球份额都涨到一半以上了,玩具份额也快到六成。但这不是因为小厂多了,反而是大厂用机器人生产线把成本压到最低,一次能接几十万件的大订单,小厂既没规模优势,又没技术改进空间,自然拿不到订单。这些小厂倒闭,本质上是咱们国内的产业在自我升级,把低效的产能先淘汰掉。   而这波升级最狠的地方,是直接把西方的中低端工业挤出了市场。以前欧洲的家具厂、美国的小家电厂还能靠品牌溢价活得不错,现在咱们的大厂既能做出差不多的质量,价格还便宜三成,西方消费者用脚投票,自然选咱们的产品。西方那些依赖中低端制造的企业扛不住,要么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要么干脆关门大吉,这正是咱们把他们的工业份额抢过来的证明。   再说,西方现在的工业体系本来就有短板,高端制造能撑场面,但中低端早就空心化了。咱们正好在这个区间发力,一边用规模化生产巩固中低端市场,一边靠技术突破往上冲高端,等于两头挤压西方工业的生存空间。顺差数字越来越大,就是咱们挤压成功的直接体现,而那些跟不上节奏的小外贸厂,不过是这场产业升级里必然被淘汰的“垫脚石”。   所以说,别光看外贸企业倒闭的热闹,得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不是外贸不行了,反而是咱们的工业实力越来越强,强到能把以前被西方把持的市场抢过来,强到要淘汰掉自己身上的“低效赘肉”。等这波淘汰结束,剩下的都是能和西方高端工业硬碰硬的狠角色,到时候咱们的贸易顺差才真的是实打实的“实力证明”。

0 阅读:4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