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几万中国人去非洲,为何去了就不想回来?非洲姑娘说出原因。据说,每年都有好几万中国人去往非洲,其中还有不少人去了就不愿意回来了,为什么会这样,非洲姑娘有话要说,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非洲姑娘常说,中国人肯下力气,脑子又活,在这里做生意比在国内容易多了。就像福建那个叫游精述的男人,二十多年前带着几千美元来乌干达,刚开始连英文都不会,只能在餐厅炒菜,跟老婆睡四张拼起来的桌子,被蚊子咬得睡不着。 后来发现当地借钱给人能拿到两成的利息,还受法律保护,就凑了四千美元开了小额贷款公司,十年下来就做成了总资产两千多万美元的金融集团,家里八千平米的院子要七八个佣人打理。 还有个叫延治利的,在非洲卖山地车,旺季的时候一辆车能赚二十美元,当地人发了工资就敢花钱,根本不存钱,商品供不应求,这在国内可是很难碰到的好生意。 肯尼亚更是中国人的创业热土,这里光是官方统计的中国人就有两三万,实际人数还要多。当地市中心的房子一平米八千到一万块,一套三居室每个月租金能收六千块,十年就能回本,好多中国人在这里卖期房就赚了大钱。 中国的传音、森大这些企业都在这儿设厂,生产手机、瓷砖、纸尿裤,还有个中国人做的电视机品牌,43寸卖一千块,连海尔、海信都比不过。 非洲姑娘说,当地人缺的东西太多了,中国人带来的商品又便宜又好用,做什么都能赚到钱,自然不想走。 而且这里成本低,工人工资便宜,埃塞俄比亚的普工一个月才三百块,电力一度只要七分钱,开工厂的话利润比国内高得多。 再说说过日子的成本,在非洲生活压力真不大。江苏的李兆鹏在津巴布韦开汽车修理厂,他说在这儿买一头羊才几十美元,平时吃的用的都不贵,空气好天天有阳光,住得比国内舒服。 在乌干达,一个小柴件才两三块人民币,要是在国内的4S店,肯定得让人换整个零件。当地四季如春,雨水又多,芒果、菠萝蜜挂在树上随便摘,饿了就能吃,根本不用愁吃的。 肯尼亚虽然蔬菜有时候比国内贵,但架不住生活节奏慢,不用天天挤地铁赶工期,中国人在这里开个小店、修个车子,日子过得悠闲又踏实。 更重要的是,不少中国人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非洲姑娘说,中国人对家庭特别负责,这也是她们愿意和中国人过日子的原因。 北京姑娘王丽红二十年前就嫁给了乌干达小伙苏玛,当时苏玛还是清华大学的留学生,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追她,坦率地说自己是农民家庭。 王丽红的妈妈一开始哭着反对,怕女儿受欺负,可苏玛追到日本去见她,用真心打动了老人。现在他们一家人在乌干达过得很幸福,王丽红说丈夫比同龄的中国小伙子成熟多了,家里虽然有十几个“妈妈”(公公的妻子们),但一家人相处得很和睦。 非洲姑娘都愿意跟中国人组建家庭,因为中国人肯干顾家,不像有些当地男人只会偷懒,跟他们过日子心里踏实,有了家庭牵挂,自然就不想回中国了。 还有非洲的环境和政策也让人留恋,乌干达被称为“非洲明珠”,气候宜人,移民政策又宽松,只要想做事基本没什么限制。就像游精述办贷款公司,只要文件达标就能审批,根本不用托关系找门路。 肯尼亚能看动物大迁徙,每年来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2024年就有九万人次,比前一年涨了快一半,2025年预计能突破十万,做旅游生意的中国人忙都忙不过来。中国人带来了资金和技术,非洲给了中国人机会和空间,双方互相需要,日子过得有奔头。 非洲姑娘说的这些都是实在事儿,中国人在这里能挣到在国内不敢想的钱,生活成本又低,还能找到贴心的伴侣,不用挤破头内卷,这样的日子谁愿意轻易放弃?所以不是他们不想回,是非洲给了他们更舒服、更有希望的生活,自然就扎下根了。
小黑棍来中国零元购!非洲新郎娶中国姑娘,彩礼居然“零元购”?这村的八卦能传三
【37评论】【13点赞】